攀枝花市西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www.maomin.org     发布时间:2006-10-27     来源:firepx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序  言

  “十一五”时期,是西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也是西区继续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重要时期。规划并组织实施好“十一五”规划对于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西区新发展,开创新局面,加快西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构建西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纲要》的编制力求体现科学的发展观,力求充分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力求突出重点,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以指导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鉴于未来5年内,还有一些不确定因素,《纲要》所提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在实施过程中将根据变化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并通过年度计划予以实施。

  第一章 “十五”回顾

  第一节 “十五”计划完成情况

  “十五”计划实施以来,在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扩大内需的机遇,克服资金短缺、瓶颈制约等重重困难,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十五”计划目标基本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5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86亿元,比2000年翻1.1番,年均增长17.3%。人均GDP由6337元增加到12315元,净增5978元,年均增长14.2%。财政总收入6148万元,比“九五”期末翻2.1番,年均增长34.4%。我区经济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改善、效益提高、活力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农业农村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十五”期间紧紧围绕“小农业、立大志、干大事、做大贡献”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工带农、以农促工,围绕农民增收,立足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228万元建成万亩优质芒果出口创汇基地;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用于山水林田路综合整治,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4.4平方公里,发展节水灌溉面积3200亩,新改建乡村机耕道31.28公里;完成人畜饮水工程、蓄水池、病险水库整治等水利设施356处。农业总产值由“九五”期末的5116万元增加到6965万元,年均增长6.4%。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九五”期末的3050元增加到2005年的4236元,年均增加237元。

  工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十五”期间,突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工业经济超额完成“十五”计划目标任务,先后有德胜集团攀枝花煤化工公司、攀青焦化公司、浩海再生石化公司、永恒汽车板簧、万盈装饰材料厂等企业入驻格里坪民营经济创业园区。园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工业结构调整不断推进,工业经济向规模与效益同步增长转变,全区初步建立起以煤及煤化工、钢铁及深加工、冶金辅料、火电、建材等五大支柱产业及电冶化工、石化等新兴行业多点支撑的工业发展格局,形成年产原煤400万吨、洗煤600万吨、焦炭128万吨、钢锭20万吨、发电量525600万千瓦时、冶金辅料12万吨、水泥熟料80万吨、水泥100万吨的生产能力。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1.2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31.78亿元,分别比“九五”期末翻1.4番和1.2番。

  第三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十五”期间,通过采取各种措施积极营造第三产业发展的氛围和环境。商贸流通、餐饮娱乐等传统第三产业领先发展,规模扩大;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攀枝花国际长江漂流节”,“万里长江第一漂”已经成为闻名遐迩的运动旅游品牌,成为全市乃至全省重要的城市名片,旅游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商业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商品流通规模日益扩大,汽车、商品房、通信、社区服务等已成为新的消费热点。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3亿元,比“九五”期末翻0.7番,年均增长9.9%。

  (二)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大为改观。“十五”期间,我区抢抓机遇,加快以公路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等级和里程有了历史性突破。格萨拉大道(清乌复线)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了重(货)车分流;苏铁中路改造完成,弄清线建成通车。农村公路建设全面推进,先后完成金家村道、大麦地村道、竹林坡村道、经堂村道硬化改造以及庄上村小码头建设。

  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十五”期间,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弱化陶家渡片区城市功能,强化江北片区,把西区大水井建成攀枝花城市副中心的战略决策,西区城市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先后完成清香坪5平方公里控规、大水井2.5平方公里控规和格里坪镇控制性详规,未来城市新框架初步构建。城市建设整体水平有效提升,完成了清乌复线建设、苏铁中路改造、法拉大桥建设三大城市重点交通工程。大水井新区开发正式启动,建成了欧郦景苑1#工程、西部阳光大厦、区政府经济适用房。攀西商厦、清香坪商业步行街、清香坪小广场、苏铁广场等一批城市建设重点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全区城市绿化、净化、美化、亮化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居住、交通、水利、能源等条件发生很大变化。2005年全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29亿元,比“九五”期末增加11.7亿元,翻3.1番,年均增长53.4%。

  (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科技兴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稳步实施。积极调整教育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逐年提高。“普九”成果得到巩固,企业学校职能移交地方工作初步完成,高中和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连年创新高。“十五”期间通过实施“危改工程”、“国扶工程”、“国债工程”、“希望工程”、“扶贫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我区中小学的基础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新建了市十中环行通道、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改造了操场;新建了清香坪小学塑胶跑道;完成了市五中学生宿舍、经堂小学教学楼危房改造;建成了市级“现代化教育示范学校”。稳步推进健康工程和卫生医疗设施建设,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超过省、市平均水平,实现了基本消除麻风病的预期目标,妇幼保健工作覆盖面逐步扩大,建立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重大疾病救治和疾病防治能力明显增强。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成效明显,科技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工业增效的支撑和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娱乐市场、音像市场、书刊市场、印刷市场、电子出版物市场、网络市场等文化市场体系;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文艺展览,辖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全民健身计划得到全面实施,群众性体育活动丰富多彩,体育产业蓬勃兴起,竞技体育水平稳步提高。优抚安置政策全面落实,双拥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社会福利和老龄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民政事业发展取得新成就。国土、地矿、人事、物价、统计、监察、审计、人防、档案、保密、消防、司法、工商管理、技术监督、防震减灾、残联、征兵、民兵预备役等其他工作取得新成绩。

  (四)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得到较好落实,优生优育观念深入人心,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4‰以内。矿业秩序整顿取得阶段性成果,国土、矿产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 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市区视野区绿化工程、荒山造林工程,全区123405亩林地得到有效管护,完成植树造林64125亩,森林覆盖率上升到38%,林草覆盖率达到69.7%,城区绿化率达到19.6%,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2.5m2,基本实现消灭宜林荒山和阶段绿化目标。认真实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工程,大力整治工业污染源、城市污染源和农村污染源,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基本思路之一。

  (五)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城乡人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36元,比2000年翻0.47番,年均增长6.8%。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面启动农村剩余劳动力技能培训计划,五年内共有0.95万人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切实抓好劳动行政执法工作,劳动争议仲裁结案率达到95%以上。

  (六)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三个转变”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税费改革、财政投资体制改革等取得重大进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区属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面达100%,23 户国有(集体)企业顺利实施破产。教育、科技、文化和政府机构等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中学、辖区国有企业中小学上收区管。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创业,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2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1%。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十五”期间,通过招商引资新增企业326家,招商引资协议资金达122亿元,到位资金达25亿元(不包括华能2×13.5项目),其中投资上千万元的项目14个,百万元以上的项目69个。

  回顾“十五”发展历程,成绩的取得是全区人民顽强拼搏、共同努力的结果,但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通过综合分析,“十一五”时期,我区拥有一个良好的内外部发展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将处于新阶段的快速发展时期。

  第二节 “十一五”面临的环境

  “十一五”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机遇与挑战并存。从外部环境看,和平、发展与合作仍然是当今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加速了资本、产业、技术的重组和转移,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将为我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随着西部大开发向纵深推进,攀西地区被国家、省列为重点开发区域,为我区经济发展提供扶持资金和优惠政策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从自身条件看,我区具备加快发展的诸多条件。一是良好的区位、便利的交通和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使我区具备进一步加快发展的优势。“十一五”期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阶段扶贫开发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对加快我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机遇,用足用活相关政策,加快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拉动经济更快发展;二是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已成为共识,可充分利用西区二次资源优势,加快培育新型支柱产业,为我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战略支撑;三是随着服务体系的逐步健全,以“万里长江第一漂”旅游品牌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态势将进一步增强;四是具有快速发展的现实要求。近年来,我区紧紧围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较快,但与全市发展水平相比还有较大距离,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与满足全区人民的实际生活需要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周边区(县)呈现出的强劲发展势头,对我区加快发展也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可以利用后发优势,实施赶超战略,努力加快自身发展;五是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必然带来消费结构升级、居民投资多元化,将为我区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六是通过矿业秩序整顿,我区安全和生产秩序得到根本好转,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会得到进一步显现。

  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产业经济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较重,环境容量小,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已经开始显现;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物质资源消耗强度的增加,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将日益突出;经济发展环境不够理想,发展活力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落后,城市功能还有待完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困难企业多、困难职工多、弱势群体和扶贫帮困对象多,市属企业下放地方后,改制任务重,压力大,矛盾多;经济与社会发展还不够协调,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还比较滞后,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仍然面临很大压力,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三节  指导思想

  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2015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十一五”期间攀枝花市西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生态立区、工业强区、城建兴区、旅游活区、民营富区”五大战略,以实现“开放西区、和谐西区、魅力西区”为目标,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方向,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切入点,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生态化和城镇化建设进程,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提高西区综合竞争力,实现西区跨越式发展。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按照“围绕全面小康、立足科学发展、保持追赶态势、促进社会和谐”的总体要求,“十一五”期间,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切实把握以下原则: 

  ——坚持经济跨越式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区所有问题的关键。要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集中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又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坚持推进结构调整。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从战略上全方位地调整需求、产业、区域结构,落实“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区域发展方针,在发展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保持快速发展,尽快形成能支撑长期发展的经济结构,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坚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化。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产业升级,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实现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缓解资源、环境等要素约束,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创新体制和机制,提高效率和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环境,加强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对外开放实效。

  ——坚持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做到“五个统筹”,高度重视人口、资源、生态和环境等问题,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构建和谐西区。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积极扩大就业,健全公共服务,完善社会保障,推进社会公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保持社会安定团结,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第四节  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效益和质量明显提高,到2010年实现经济总量在2005年基础上翻一番多。开放型经济进一步发展,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科技教育发展步伐加快,精神文明和民主法治建设取得新进步,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生态环境更加良好,社会更加和谐。

  “十一五”期间的主要发展目标是:

  ——经济预期目标: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扩张经济规模仍是我区的主要目标之一。地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21.8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8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17%,人均GDP到2010年突破3000美元;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2%以上;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年均增长30%;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到2010年达到6634万元;地方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到2010年达到30.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到2010年达到8.5亿元。

  ——经济结构调整目标: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工业化步伐加快,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多元化支柱产业初见成效。到2010年初步形成资源配置合理、区域特色明显、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结构体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目标: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得到进一步充实,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000元和6800元,城镇化水平达到95 %以上。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十一五”期间新增就业岗位120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初步实现城镇各类就业人员平等享有社会保障,符合城镇低保条件的居民全部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城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农村医疗服务设施明显改善,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文化、体育等社会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大有好转。

  ——城市化进程目标:城镇化步伐加快,到2010年解决西区交通的“瓶颈”问题,构建完成交通主干网,城区面积达到12平方公里,其中大水井城区面积达到7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提高到95%以上,城市绿地率达到45%。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市功能显著增强,城市品位大幅度提高,西区城市新框架初步形成。 

  ——科技与教育发展目标:全面实现“普九”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步建立起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中心的素质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就业人员继续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通过引进、消化、提高、推广等多种手段,初步形成并建立以高新技术为主、自主创新为辅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加强科技队伍建设,促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逐年提高,到2010年达到50%左右。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目标:到2010年,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总人口控制在19万人以内,人口质量和素质不断提高。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得到根本改变,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初步健全,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资源利用率稳步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全面达标,森林覆盖率达到42%,生存环境明显好转,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第三章  经济结构调整

  第五节  空间结构和功能分区

  强化“空间均衡”是“十一五”规划的新要求,要把战略目标落实到具体的空间,按照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坚持区域空间均衡、生态效率高、承载能力强的原则,完善功能分区,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西区在攀枝花市发展空间布局结构中的地位,以及我区“十一五”战略目标,结合实际,对经济、人口、生态承载力进行综合规划,将全区划分为四类主体功能区。

  主城区:主要指具备较好资源、较强环境承载能力和较强的经济、人口聚集能力的区域,重点发展以现代物流、商贸、餐饮服务为重点的服务业。区域范围包括格里坪片区以东、凉风坳隧道以西、清乌复线以南。该区域地处西区腹心地带,是我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重点抓好该区域内以清香坪、大水井为核心的商务经济区的开发与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力争到2010年使该区域城市化率达到100%,聚集常住人口十万人以上,使之成为人口、经济聚集,环境较好,较能适宜人居,能带动全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区域。

  开发区:主要指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较好,具备一定程度上聚集经济和人口的区域,区域范围包括格里坪片区以西至龙洞片区公路沿线以下范围一带。“十一五”期间要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增强格里坪民营经济创业园区的服务功能,营造良好环境,加快招商引资步伐,积极吸引有实力的企业进园投资建厂,着力鼓励扶持循环产业发展。按照“扩能增效,稳步增长”的思路,大力调整园区现有产业结构,抓好产业升级,形成产业集群,发展规模经济,提高竞争力,使本区域成为西区经济增长带。

  工矿区:主要指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差,已形成一定经济规模和工业企业集中的区域。区域范围包括金沙江南岸一带的宝鼎片区,作为“十一五”期间我区工业发展的主要原料来源地,要进一步加大环保治理力度,加大技术和安全投入,采用先进生产工艺,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同时要按照“资源整合,逐步撤离”的思路,加快市场化配置资源,整合优势,规模发展,并对煤矿沉陷区及区域内的居民逐步进行迁移,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生态区:该区域主要是指自然植被保存较为完好,野生动植物丰富而经济落后的高山区,区域范围主要包括猴子沟、竹林坡、大麦地一带。作为西区的绿色生态屏障,不宜发展工业经济,要按照“保护生态,合理发展,永续利用”的思路,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作为主要任务,重点抓好生态建设工程和苏铁保护,有步骤地发展生态旅游业、观赏林业。

  为了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在空间布局上的协调发展,必须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和约束机制。一是要实行土地区域分类管理,土地供给要有合理倾斜;二是财政性投资要加强对功能分区的定位指导,要按照有利于实现区域主体功能的目标安排;三是要有鼓励人口有序流动的政策,引导人口的平稳转移;四是要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增加对生态保护的转移支付;五是要落实到政府的政绩考核中,对不同功能区要各有侧重。

  第六节 工  业

  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按照“抓重点、强支柱、优产业、壮园区”的发展思路,强力推进我区新型工业化进程。

  (一)突出优势产业,推动工业经济大发展。立足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围绕“调高、调优、调大”的发展思路,“十一五”期间,全区工业发展要突出煤及煤化工业和钒钛钢铁深加工业两大建设重点,并努力壮大电力、建材、冶金辅料、化工四大支柱产业,彻底改变以煤炭及其初级制品为主的单一经济发展模式,逐步形成布局科学、发展协调的新型工业化体系。

  1.煤及煤化工业。原煤企业要重点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通过加大矿山安全管理,强化安全培训,夯实安全基础工作,确保煤炭安全生产;进一步加大资源优化整合力度,发展采掘机械化,建设高产高效矿井。洗煤企业发展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相关产业政策,依法关闭、搬迁、规范工艺落后、布局不合理、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的小洗煤企业,大幅减少企业数量;鼓励企业优先采用重介质、浮选等先进洗煤工艺,最大限度节约、利用煤炭资源;积极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实现洗煤行业规模化、集约化、清洁化生产。焦化企业发展要按照总量控制、环保优先的原则大力推进焦化产业的技术升级,加大环保治理力度,严格控制三废排放量,积极发展煤焦油、粗苯等化工产品深加工和焦炉煤气综合利用技术。通过加大科技投入,优化空间布局,力争减少1~2家焦化企业,实现焦化行业的优化升级与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要通过建设大型矿产品交易市场,大力整合仁和、云南华坪等周边地区资源,并充分利用辖区便利的货运交通和区位优势,把西区打造成攀西地区最大的煤及煤化工生产、加工、销售基地,力争到2010年煤及煤化工产业实现产值35亿元。

  2.钒钛钢铁深加工业。以钢铁深加工和尖端产品为主,积极延伸产业链,发展加工制造业,继续做大做强钢企工贸公司、强华铸钢厂、明龙金属制品厂、日新机电、蓝天工贸等渣铁钢铁企业,大力发展钢铁深加工,打造具有攀西特色的钢铁深加工基地,力争在机械制造、优质钢及特种钢生产等领域培育出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以钒钛铁精矿回收利用为突破口,力争到“十一五”期末新上2~3家钒钛生产企业,努力将钒钛产业培育为我区的新兴支柱产业。到2010年钒钛钢铁深加工业要形成年产40万吨钢锭和30万吨板材的规模,实现产值10亿元。

  3、电力工业。要以满足西区乃至全市政治、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为目标,协调好两个2×13.5万千瓦煤矸石发电项目,形成强势火电企业,构建攀西地区最大的火电基地。积极鼓励开发余热发电项目,缓解主变线路用电压力。服务好观音岩水电站建设,并争取华电集团攀枝花发电公司2×30万千瓦发电项目落户西区,为西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能源支撑。大力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环保资金投入力度,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电厂对城区的环境污染。力争到2010年电力工业实现产值15亿元。

  4、建材行业。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型高新建材产品,化资源优势为可持续发展优势,对传统建材产品允许适度发展。水泥行业要在“控制总量、调整结构”的前提下,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按照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通过各种融资渠道,采用窑外分解技术对立窑企业有选择地进行技术改造。以大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80万吨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为龙头,优先鼓励发展利用工业废料和城市垃圾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生产优质高标号散装水泥和特种水泥,到2010年要形成年产水泥200万吨(干法水泥80万吨)的生产能力。继续限制粘土实心砖的生产与应用,鼓励和支持采用粉煤灰、煤矸石等原材料生产新型墙体材料,做大做强以九鼎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和利源粉煤灰制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矸石砖和粉煤灰制品生产线。同时观音岩水电站及桐子林水电站开工在即,对建材产品需求巨大,要充分利用辖区丰富的粉煤灰资源,通过有计划地支持一批新项目,形成几个适应新结构体系发展、规模化、现代化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基地和供应基地。“汉白玉”的综合开发利用要重点放在发展板材、装饰材料及旅游工艺品开发方面,走汉白玉产品的高档化和规模化发展之路,争取到2010年形成年产汉白玉荒料200万M3,板材120 M3的生产规模。力争到2010年建材行业实现产值7亿元。

  5、冶金辅料业。积极拓宽市内外市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制定冶金辅料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争取在该产业中培育一批省级、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继续扶持以科力集团、西区冶金材料厂为基础的冶金辅料生产企业发展壮大,引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产品升级换代,进一步提高冶金辅料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努力构建钢铁深加工和冶金辅料业互为一体的新型产业链,全力打造攀西地区最大的冶金辅料基地,力争到2010年冶金辅料业实现产值7亿元。

  6、化工及其他工业。以德胜集团攀枝花煤化工公司、浩海再生石化公司、建邦化工有限公司为龙头,形成以焦煤气综合开发、煤焦油深加工、重油再生加工及成品油批发、化肥生产为主的新兴化工产业。关闭格里坪镇以东污染重、规模小的化工企业,技改化工企业搬迁全部进入工业园区。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引导橡胶、塑料、啤酒等产业寻找自身出路,实现二次创业。紧密结合西区实际,开发中高档装饰材料,积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实现资源的就地转化。力争到2010年化工及其他工业实现产值7亿元。

  (二)突出园区建设,增强发展后劲。园区是工业发展的载体,也是产业聚集的平台。“十一五”期间,要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建设绿色生态园区为契机,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做好工业园区以西至龙洞9平方公里区域的开发建设,拓展发展空间,打造攀西地区最大的民营经济创业园区。充分发挥园区在产业集群、要素集聚、资源集约方面的效应,大力招商引资,选准项目,选好项目,引导新型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形成产业聚集效应。严格限制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低水平、占地多、污染大、能耗高的产业发展,新建工业项目和搬迁工业企业都要进入园区,力争工业项目进园率达到70%以上,新入园企业达到10家以上,入园企业总数达到20余家。进一步优化园区发展环境,发挥园区政策优势, 调整园区产业结构,抓好产业升级,抓好扩能增效,完善功能分区,逐步形成煤及煤化工区、钒钛钢铁深加工区、建材区、废旧物资加工区等四类产业聚集区。充分运用最新科技成果,改造园区传统产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鼓励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进入园区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建立和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利用优惠的政策环境和完善的服务功能,引导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在园区内联合建立实验室、中试基地,使其成为引进人才、孵化技术的聚集地。“十一五”期间要通过大力实施园区发展战略,努力把格里坪民营经济创业园区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区、科技创新的示范区、市场开拓的带动区、城市发展的新区。

  第七节  第三产业

  以建设大市场、发展大流通为目标,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依托,以扩大总量、优化结构为首要任务,按照突出特色、扩大规模、提高效益的原则,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一)旅游业。创新旅游经营机制,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强化旅游服务,改善旅游环境,宣传旅游文化,包装旅游品牌,依托资源优势,通过合理规划、市场运作、综合开发,大力开发旅游新亮点,尽快将旅游业培育成我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形成大旅游格局。继续打造好“万里长江第一漂”这一旅游品牌,进一步完善漂流基地内旅游配套设施,通过修建大型体育运动场馆、篮球场、网球场、沙滩排球场、水上训练中心和攀西地区最大的电玩城,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以爱国主义教育和攀枝花精神教育为主题,以打造全国最大的地下洞府工厂工业旅游明珠为目标,开发503地下战备电厂工业旅游项目,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开辟绿色通道,发展红色旅游。充分利用大水井地区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建设集水球、跳水、游泳为主的水上训练馆和以内环河漂流、冲浪池、儿童世家为主,水文化休闲为辅的水上游乐世界两大功能区为一体的水上运动中心,充分展现融汇江南水乡和川西民居内涵为一体的水乡水寨特色。充分挖掘整理苗族、傈僳族文化,将竹林坡村、大麦地村、金家村联动开发成集民族风情、休闲狩猎、生态观光等为内容的民族生态区。进一步加快西佛寺、龙洞石林风景区、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子箐生态农业度假区、平江天主教堂、新庄溶洞等旅游区建设,积极将西区旅游融入攀西阳光、格萨拉、中国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圈。 

  (二)现代物流业。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为西区构建现代物流中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要在构建现代物流中心上下功夫,按照“大市场、大商贸、大流通”的思路大力发展流通产业。开发建设矿产品交易市场,邀请有物流管理经验的大企业、大集团前来入驻,引导本地企业积极通过市场进行交易,规范交易行为,着力打造攀西地区重要的矿产品集散地和配送中心。以西部汽车城为载体加快汽车交易及配件服务中心建设,不断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建成集汽车贸易、仓储、修理、4S服务中心、文化、美容、电子交易平台为一体的西部首屈一指的现代化、专业化汽车交易及配件服务中心。加快推进建材交易市场、二手物资交易市场、五金机电交易市场、果品交易批发中心等商品专业市场建设,积极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发展,到2010年将西区建设成为攀西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

  (三)商贸流通业。在继续支持现有超市、购物商场发展壮大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完善、改建、新建一批商贸设施,规划好以清香坪商业步行街和玉泉广场为中心的商贸业发展布局,根据功能定位,合理组织商业、餐饮、酒店住宿、文化休闲等不同产业的分布比例。同时要充分运用城市经营理论,运用市场手段,组织社会力量重点建设好清香坪商业步行街,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努力创造轻松舒适的步行街购物氛围,构建体现“人文关怀”的城市景观与生态环境。要通过建设大型商铺,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优化投资环境,努力将清香坪商业步行街建设成一个集贸易、旅游、休闲、文化为一体,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现代化商业区。同时积极配合旧城改造和新城区建设,规划建设一批住宅小区综合商贸服务设施,全面提升我区商贸流通服务业水平。

  (四)房地产业。以加快发展房地产业为重点,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抓住公有住房改革全面完成、住房分配货币化不断推进的有利机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配套建设,加快房地产业商品化、市场化、现代化发展步伐。结合我区实际,进一步缩短办事时限,改进服务,方便群众,努力营造宽松的交易环境,充分调动居民换购房的积极性,努力把房地产业培育发展成为我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要统筹考虑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建设,坚持“因地制宜、适度保障、划分层次、多种形式”的基本原则,加快清香坪经济适用房、西区廉租房和新庄农民安置房建设工作进度,全面落实省、市政府出台的搞活住房二级市场有关政策,扎实开展住房保障工作,解决好弱势群体的住房问题,达到提高人民群众居住水平和居住质量的目的。

  (五)社区服务业。以加快发展物业管理为重点,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完善各类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区财政每年投入200万元用于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社区活动广场等基础设施的新建、改建、扩建,逐步形成以街居为依托,以社区服务为主导,社会共同参与,服务门类齐全、便捷规范的社区服务体系。到2010年,全区六个街道办事处和格里坪镇都要建成一处以上高标准、设施配套完善、功能齐全的社区服务中心。不断拓展社区服务空间,以住宅小区的环境卫生、房屋维护、管道维修等集中统一管理和社会化服务为重点,大力发展物业管理和家政服务、养老托幼助残、社区医疗、休闲保健、家庭教育、环境卫生、信息咨询、文化娱乐等业务,形成全方位的服务格局。加强组织队伍建设,提高素质,强化服务意识和技能,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各种形式、多种经济成分的企业化社区服务实体,形成市场化运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社区服务产业,并把其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

  第八节  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建设清洁生产企业、生态工业园区和资源循环型社会为重点,强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建立循环经济法规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努力构建资源循环型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一)循环型农业发展思路。我区农业所占比重低,在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上要着重在建立生态农业方面下功夫。围绕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积极实施沼气生态工程,通过在辖区内的竹林坡村、大麦地村、烂坝村、苦荞村、金家村建设1000口沼气池,带动辖区农村走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发展道路,推动养殖业和无公害果蔬产业发展。大力推广微生物复垦技术,充分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农民增收。积极推广先进科学的灌溉方式,严格控制农药、化肥对水源的污染,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力实施中低产田土坡改梯改造,不断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二)循环型工业发展思路。二次资源是西区最大的资源,因此,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要统筹规划矿产资源开发,重点抓好二次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加快以格里坪民营经济创业园区为载体的循环经济型园区建设,要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园区的整体规划,加快调整园区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推动产业升级。充分发挥园区在产业、政策、地域上的优势,通过加强招商引资和技术引进与开发,大力推进以园区工业为平台的循环经济发展,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煤及煤化工、钒钛钢铁深加工、建材产业的聚集,构建有相当规模和实力的煤及煤化工循环体系、钒钛钢铁深加工循环体系、建材循环体系,到2010年力争1~2户企业进入省循环经济试点,工业循环经济产值占我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煤及煤化工循环体系:煤炭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加大对煤炭资源的开发保护力度,巩固矿业秩序治理整顿工作成果,严厉打击私挖滥采死灰复燃等非法开采资源行为。鼓励企业加大投资矿产资源深加工技术的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矿业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尾矿、废石的综合利用。

  洗煤行业要在整合现有洗煤企业,不增加现有精煤总产量的前提下,减少洗煤企业数量,扩大洗煤企业生产规模,重新选址定区,将现有小洗煤企业逐步集中,做到集中堆放煤矸石、集中环保治理;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提高技术水平,采用重介质、浮选等先进洗煤工艺,淘汰落后工艺。

  焦化行业要以德胜集团攀枝花煤化工公司大型煤化工项目为依托,积极延伸煤-焦-化产业链,增设焦油加工、苯精制、煤气利用等项目。制焦过程中全部回收焦炉煤气,一部分经净化后供民用,一部分用于提制甲醇,提炼焦油、粗苯、二甲醚等化工产品。焦油加工产生物则用于生产酚类、萘系、洗油加工类、各种沥青、油品等多种精细化工产品,彻底扭转过去“焦多化少,只焦不化”的局面。与此同时要大力鼓励煤炭气化技术的引进与开发,引导企业生产清洁气体燃料和化工合成用气体原料,减少煤炭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

  建材循环体系:建材行业的循环体系建设要以煤矸石和粉煤灰两大资源的综合利用为基础,坚持“因地制宜,积极利用”的指导思想,实行“谁排放、谁治理”、“谁利用、谁受益”的原则,坚持引进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方针,通过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努力创新,不断提高煤矸石和粉煤灰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煤矸石综合利用:对含碳量高的煤矸石要充分发挥已建成的煤矸石发电和煤矸石风选项目的示范带动效应,通过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力求在煤矸石发电、煤矸石生产工业燃料等方面取得更大发展;对含碳量低的煤矸石要以九鼎建材有限公司现有矸石砖生产线为龙头,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通过整合周边资源,做大做强矸石砖生产规模,力争把我区建成未来我市乃至攀西地区建筑行业用砖的主要供应地;对含碳量极少的煤矸石要加大在填坑、造地、回填采空区或用作路基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力度,并积极加快技术引进步伐,推动凝石项目尽早开工建设。 

  粉煤灰综合利用:要以辖区丰富的粉煤灰资源为依托,充分回收利用粉煤灰中的氧化铝资源,以大地水泥公司现有设备为基础,在园区建设粉煤灰提铝联产水泥生产线,实现提取工业用氧化铝和生产高标号水泥的目的。同时要积极扶持好以利源粉煤灰制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粉煤灰制漂珠、大坝材料和新型墙体材料等循环产业的发展,实现粉煤灰资源利用的多样化和最大化。

  钒钛钢铁深加工循环体系:攀枝花市钒钛资源丰富,“十一五”期间要以我市丰富的钒钛资源为依托,继续扶持做大以西区民福冶金粉末厂为基础的钒钛产业,建设含钒废弃物提钒生产线,并积极鼓励发展矿渣高纯度提取、钒钛磁体矿综合分离项目,加快培育钒钛产业链,全力将钒钛产业打造成我区的新兴支柱产业,力争到2010年全区建成钒钛生产企业2~3家,形成年产钛铁1万吨,钒铁4万吨,五氧化二钒0.3万吨,钛白粉1万吨的规模。

  攀枝花以含高钛型高炉渣为原料制取四氯化钛,尾料用于水泥掺合料的工艺技术已经获得突破,而攀钢每年堆放在西区多达300多万吨的高炉渣是提取四氯化钛的重要资源。“十一五”期间要力争建成一个高炉渣制取四氯化钛(1万吨/年)产业化示范项目,并通过该项目的示范效应,带动海绵钛、钛合金、氯化法钛白粉、钛硅铁合金、钛材等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攀枝花尽早生产钛材、氯化法钛白粉及钛精细化工产品,延长钛工业产业链条,构建攀枝花的完整工业体系。

  (三)循环型服务业发展思路。开展第三产业清洁生产,提高服务业环境管理水平。积极配合旅游战略的实施,整合旅游资源,重点加强国际长江漂流基地等景区景点环境的整治、保护工作,实现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管理和无害化处理,通过产品创新及提升配套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进旅游区生态环境建设。在生产、流通企业优先选用各类符合国家标准的可降解的环保型替代产品。在城市废弃物处理环节,加快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通过机制创新、市场创新、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四)循环型社会发展思路。要以创建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循环经济型园区、农业生态园区为载体,积极推动循环型社会发展,形成与循环型社会相一致的价值观念体系、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通过建设生态文化,倡导生态文明,树立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观,确立“资源有限,取之有度”的资源观,培养理性、绿色的消费观。政府机构要发挥带头作用,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逐步变成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可持续的消费方式。

  (五)循环经济发展环境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结合区情研究制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结合投资体制改革,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优惠扶持力度。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我区实际的绿色GDP指标考核体系以及政府、企业、社会互动的发展循环经济机制。加强理论研究和工作调研,及时解决循环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推进循环经济扎实有效地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第九节  民营经济

  我区作为省级个体私营经济试验区,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民营企业规模日益壮大,成功积累了一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经验和办法。“十一五”期间,要在推进我区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继续加大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力度,放宽市场准入,改善发展环境,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产业空间、拓展政策空间、构建服务空间。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持民营企业实施名牌发展战略。鼓励民营企业成立多种形式的产业协会,集思广益,为壮大本产业规模建言献策。支持民营经济以独资、参股、控股、合作、联营或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现代物流等领域。支持民营企业主动与国有大中型企业配套,努力形成有核心竞争的产业群体。到2010年民营经济总量占辖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0%以上,完成我区民营企业的产业结构优化。

  第四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十节  现代农业建设

  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以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通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巴关河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和旱山村引水工程建设,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土,提高农业基本生产能力;积极推进梅子箐水库、龙洞水库和干箐沟水库扩建;继续搞好梅子箐果林基地节水灌溉、大箐沟果林基地和龙庆园艺场节水灌溉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新建和硬化乡村道路20公里,改善农民出行条件;大力推进农村通电通讯网络建设,加快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网改造步伐;大力发展农村沼气项目,完成能源村建设2000户,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二)特色农业开发。从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主导产业入手,创新发展思路,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重点稳步发展各具特色、形成规模的优势产业。以完善万亩优质芒果出口创汇基地配套设施为基础,通过建设大型果类开发、生产企业,努力开发以观赏生态农业基地为主的生态游、以体验乡村生活情趣为主的农家游、以展示现代化农业为主的科普游、以农业综合立体开发为特点的娱乐度假游、以采摘为主的果园风景游等五大类生态观光农业旅游产品。加快畜牧结构调整,积极引进新品种,推广林下种草养殖、圈养,建立一批无公害畜产品基地。

  (三)农业产业化。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围绕农产品优势产业,抓紧建立一批龙头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通过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积极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联接机制,推动农业向市场化、产业化和现代化转变。

  第十一节  农村公共事业建设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按照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逐步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

  (一)农村教育文化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加大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重点的教学设备设施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充分发挥农村职业学校和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的作用,培养各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紧密结合农民脱贫致富的需求,倡导农民读书用书、学文化、学技能,普及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卫生保健常识。以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等为载体,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抵制腐朽文化,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

  (二)农村公共卫生事业。以乡镇卫生院为中心,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网络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切实加强人畜共患疾病防治工作。贯彻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奖励辅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

  (三)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改善就业环境,大力发展职业中介机构,确保劳动力合理转移。加强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推广,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加强就业引导,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推动农村基本保障体系建设,解决进城就业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四)农民收入。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采取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搞好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村级公路、农田水利和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依托,不断加大重点贫困村建设力度。完善扶贫机制,着力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实行移民搬迁扶贫,提高扶贫实效。全面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为农民增收提供体制保障。 

  第五章 城市建设

  第十二节  城市经济布局

  中心城区、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是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加快全区城市化进程的龙头带动工程。我区的城镇体系建设,要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形成以中心城区为龙头、以小城镇为纽带、以中心村为基础的现代化城镇体系。

  (一)中心城区建设。“十一五”期间,要坚持建成区完善与新区开发并重、以城市综合开发为主的方针,全面完成清香坪、大水井建成区完善和大水井新区开发建设。完成大水井攀煤(集团)公司沉陷区居民迁移安置房以及清香坪经济适用房建设,初步建成大水井、清香坪片区10平方公里新城区,常住人口达10万人以上。进一步拉大城市骨架,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品位,基本建成风格独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具有较强辐射力和承载力的现代化新城区。进一步明确功能分区,强化大水井、清香坪的中心地位,初步形成大水井片区以行政、居住为主,清香坪片区以商贸、居住、休闲为主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二)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是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环节,也是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农村城市化的主要载体。 “十一五”期间,要按照突出特色,加快发展的原则,重点抓好以格里坪镇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夯实城镇产业基础,加快农资、建材、蔬菜批发、小商品批发专业市场建设。始终坚持小城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市场建设和发展民营企业相结合的原则,准确定位,科学规划,以旧街改造为主,适度扩张,建管并重,立足区情,依托交通资源优势,加速城镇建设进程。进一步明确功能分区,通过政策引导和行政推动,促进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向城镇集中,继续巩固格里坪镇作为小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

  (三)中心村建设。中心村建设是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础,也是加快实现农村城镇化和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十一五”期间,要加大以格里坪村为重点的中心村建设,进一步加强规划引导,做好与小城镇的结合,力争通过10—15年的努力,把区域内的金家村、经堂村、庄上村、烂坝村建设为农村新社区,城市比重达100%。积极促进乡村人口加快向城区和小城镇集中,严格限制规划外村庄的翻、改、扩、建,促使人口向中心村聚集,加快村庄的搬迁合并进程,大幅度减少行政村和自然村数量,把空心村原有居住用地变为设施用地或退居还林(耕)。

  第十三节 交通运输

  抢抓历史机遇,以实现“对外交通快速化、区域交通便捷化、城乡交通连通化”为目标,大力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到“十一五”末,使西区成为连接市区与云南华坪、丽江等地的重要区域交通枢纽。

  (一)城市交通工程。以苏铁中路为主线,加快城市主干道辐射带的规划与开发,构建西区的城市经济走廊。按照“构建骨架、全区成网、节点畅通”的公路布局原则,加快建设沿新路、格里坪北线公路、沿乌公路以及苏铁中路与清乌复线之间的河石坝、蔡家湾连接线街道,完成陶家渡东路、格宝路、法垭路、格扬路、陶家花路、玉巴路、五摩路翻修改造,并积极争取将沿新路、格里坪北线公路列入国家、省、市建设计划,促成早日开工,到2010年形成以S310快速过境通道为主,以“三横四纵”骨架为依托,以乡村公路为补充,东接市中区,西连云南,南通格萨拉旅游区,放射成网,四通八达的城市公路交通网。同时要积极服务好丽攀高速公路、丽攀铁路对外交通干线建设,把西区融入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初步建成川滇交界地核心交通枢纽区。

  (二)农村交通建设。依托西区城区公路“三横四纵”,以服务“三农”为目标,强势推进农村交通建设,完成金家村、经堂村、烂坝村、苦荞村、格里坪村、大水井村等8个行政村公路建设,公路等级达到四级标准。加快“村村通”工程乡村公路硬化改造,适当向“通社”公路工程推进,到2010年,实现全区通村公路全部砼路面化。

  第十四节  城市公用设施

  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要求,搞好供水、排水、供气、供电、通讯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健全城镇居住、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功能。完成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到2010年,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5平方米,城市绿地率达到40%,城市化水平达到95%以上。建设清香坪污水处理厂,管理维护好二坪子垃圾处理厂,不断增强城市自净功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完成徐家渡水厂改扩建,提高供水综合能力。加快西区民用煤气工程建设,降低燃煤使用率,改善空气质量。按照布局合理、安全节能的要求,加强城网改造,不断优化电力能源供应体系,力争220KV马上坪变电站在2006年开工建设,彻底解决工业园区用电矛盾;加快河石坝变电站的扩容建设并争取新开工建设新庄、沿新两座35KV变电站,以满足城市未来发展用电需要;大力支持西城供电分局建设,实现对电力能源及设施的规范化管理。加强宽带信息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覆盖全区、结构合理、安全可靠、面向未来的信息网络。加大城市绿地建设力度,完成河门口公园改建,新增绿地5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50%。不断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建设“最宜人居”生态家园,改善城市环境,到2010年全面完成沿江、沿河及中心城区环境整治,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第六章  社会事业发展

  第十五节  科  技

  立足攀西资源优势和二次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强区域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坚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和引进推广先进技术与提高自我开发能力并重,强化工业园区建设的科技支撑力度,建设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优化科技发展环境,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一)加强技术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实施钒钛磁铁矿综合回收利用技术、煤焦化及制品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突破口,加强自主创新,引进、培育新兴产业,发展以钒钛、煤焦油精细加工、焦煤气精细加工、钙制品精细加工等新材料为主导的高新技术及新兴产业,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左右。

  (二)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优化提升产业结构。通过大力引进、消化、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快信息技术向传统产业的转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煤及煤化工、钒钛钢铁深加工、电力、建材、冶金辅料等传统产业,拉长产业链,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抓好品种更新换代、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

  (三)科学普及。充分利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公共媒体,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增强全民科技素质。加强科普网络组织建设和科普硬件设施建设,开展形式多样、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内容丰富的社区科普宣传活动。2006年建成集休闲、娱乐、艺术为一体的大型科普长廊1处,并在格里坪文化广场、沿江社区、动力站社区各建1个科普宣传栏。切实加强社区科普站建设,到2010年完成34个社区、4个村级科普站的建站工作。

  (四)加强科技能力建设。以加强区科技信息网、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为重点,改善科技服务的软硬件设施,强化科技支撑力度,逐步实现科技服务网络化、手段现代化、功能社会化。

  (五)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速科技人才的培养,有重点有步骤地培养和引进一批我区急需的高级人才和青年科技骨干,培养一大批既懂科技又懂经营管理,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改善人才引进政策环境,全区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才量逐年增加,吸引科技人员以各种形式为我区经济建设服务。

  (六)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增加全社会科技投入。通过调整投资结构,建立财政拨款、金融支持和企业积累、社会融资等多渠道、多层次的全社会科技投入体系。“十一五”期间,全区科学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5%以上,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幅,人均科普经费逐年提高。

  第十六节  教  育

  着眼于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改革,加强教育科研,扩大教育开放,优化教育结构,不断提升教育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一)基础教育。继续巩固“两基”、“普九”成果,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不断普及农村学前一年教育和发展学前三年教育,鼓励各类幼儿园创造条件发展学前教育。到2010年全区学前儿童接受学前一年教育率达到95%,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0%,同时创建市级以上示范幼儿园5所,各民办幼儿园要纳入社区管理,促进幼儿园规范化管理。继续高质量抓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巩固提高工作,落实减免政策,增加教育投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农村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95%,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85%以上。按照市政府要求,到2007年达到“双高普九”水平(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扩大高中招生规模,大力发展高中教育,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招生比例达到1:1,城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达到97%以上,格里坪镇农村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达到85%以上。加强优质高中建设,完成市第十二中学(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异地迁建任务。

  (二)成人教育。以市五中为依托,继续加强与中等职业学校的联系,广泛开展成人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加快社区教育发展步伐,积极倡导建立学习型社区,充分发挥街办、社区以及落户西区企业的作用,大力开展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继续巩固高标准扫盲工作成果,青壮年非文盲率保持在99%以上。继续做好人力资源开发、技术培训与推广、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智力扶贫开发工作,探索建立适合西区实际的人才培养体系。

  (三)教师队伍和干部队伍建设。实施学习型组织建设计划,促进学校成为与教育教学改革相适应的学习型组织,建立教师终身学习制度。大力实施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鼓励和支持教师通过网络教育、函授教育、自学考试和脱产进修等多种形式,提高学历层次,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建立优秀教师的培养、评价、使用、流动、激励机制,加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结合企业学校移交,配齐学科教师,普通中小学和职业学校按岗位设置标准配足中级教师和高级教师,不断满足教育教学要求。完善教师资格制度和教师职业准入制度,整合各类教师培训力量,建设各级师资库和专兼结合的教师教育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人才队伍特别是校长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第十七节  文  化

  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以社会文化活动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市场管理为重点,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净化文化市场,做好文化普及工作,实施精品工程。

  (一)突出特色,实施品牌战略。大力推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以“万里长江第一漂”为载体,大力挖掘漂流文化内涵,提升我区旅游产业的艺术品位和文化含量。充分利用我区独特的汉白玉、泉水、苏铁、石林等自然资源,从苏铁保护、汉白玉开发、石林的开发保护、大水井泉水的综合利用等方面入手,逐步完善苏铁文化、石林文化及水文化等地域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文化产品。以群众文化阵地网络建设、活动网络建设、队伍网络建设和服务网络建设为先导,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带动和指导镇(街道)文化站、居委会和村落文化室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二)文化设施建设。重点加大对区文化馆、图书馆、电影院、体育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的更新改造和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制定、完善、落实有关文化投资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合资或独资兴办各种社会文化实体,投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辖区新建1—2个功能先进、设施完善的大型文化活动场所。改扩建格里坪文化站,使文化站的规模和设施达到“小康镇”的标准并辐射到每个村社。加大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的文化活动场所开放力度,不断提高社区文化活动水平。加快老年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大力开展以娱乐健身、艺术培训、科普保健为主要内容的老年文化活动,丰富广大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文化事业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每年增加0.1个百分点。同时要积极调整投入结构,对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给予经费优先保证。

  (三)文化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区文联的组织、协调和指导作用,组织、创作和排演一批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活动。充分挖掘文艺创作人才和西区民间文艺资源,立足西区、宣传西区,多出作品,不断提高西区的文化品位和知名度。积极开展外出采风、文艺交流、理论研究,并向市级、省级乃至全国刊物推荐我区作者的作品。进一步加强文化市场的建设与管理,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合理布局、强化管理”的原则,坚持 “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积极促进歌舞、娱乐类文体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第十八节  体  育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原则,全面建设“小康体育”。抓住西部大开发和西区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步伐,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推动西区体育事业的全面进步。

  (一)社会体育。围绕构建全民健身体系,大力推动群众体育发展,构建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立起覆盖全区的、独具特色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和管理体系,人均体育用地力争达1平方米,体育人口达40%。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体育事业,形成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格局,不断引进推广新项目以满足市民需求,确保市民健康水平大幅度提高。全区性大型群众体育活动、竞赛(如城市社区运动、中小学生运动会、职工运动会等)形成传统和特色。

  (二)竞技体育。完成竞技体育项目训练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起以学校和社会为依托的竞技体育项目训练管理体制,建立覆盖全区的青少年儿童业余训练网点,向市、省高水平运动队或重点体校输送一批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突出特色重点项目,竞技体育实力明显增强,力争有365体育滚球:的运动员和运动队参加2010年省运会。

  (三)体育产业。充分发挥“万里长江第一漂”的品牌和西区旅游资源优势,实现体育与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力培育以健身娱乐市场、竞赛表演市场、体育无形资产市场为主的本体市场,重点培育发展健身娱乐市场和竞赛表演市场,把健身娱乐、竞赛表演两类市场作为龙头,在广大群众中提倡科学、健康的健身娱乐观念,引导其消费结构的调整。吸引社会力量办体育,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四)体育设施。按照健身基础设施“211”工程标准(即:两场:田径场、灯光球场,一池:游泳池,一馆:体育馆或综合健身馆)完成有关场馆设施建设的规划设计。新建、扩建学校体育场地达到国家教育部规定标准,社区体育活动场地纳入社区整体规划和建设。建成西区体育场、玉泉水上运动中心等若干设计新颖、功能完备、市民喜爱、市场前景良好的体育设施,初步满足体育事业发展和举办区级综合性运动会或省运动会单项比赛的需要。

  第十九节  卫  生

  以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目标,进一步完善与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医疗救治服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确保我区公共卫生安全,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

  (一)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以现有卫生资源为依托,努力提高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重点加强区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建设,新建卫生监督大楼,在城区建立以综合医院(市二院、攀煤总医院)、区疾病预防控制保健中心为中心,社区服务中心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前哨的三个层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并重点加强对“非典”、人禽流感、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加快在区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站之间建立公共卫生信息网络系统,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建立快捷、畅通、准确、及时的公共卫生信息体系,确保疫情信息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及时处理,到2010年,基本建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公共卫生、医疗保健服务体系。

  (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乡镇卫生院的农村医疗设施建设,重点抓好格里坪镇卫生院的改扩建工作,加快建立以综合医院、林产品公司医院、区疾控中心、区妇幼保健服务中心等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中心,格里坪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站为网底的三级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广大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要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对乡镇卫生院履行公共卫生职能所需的人员和经费,要予以充分保障。全面推进以农村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救助制度,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

  第二十节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工作要以发展为主题,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开发和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为中心,以提高劳动者生活水平为出发点,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多渠道扩大就业,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一)就业和再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建立促进扩大就业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机制,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实行灵活的就业形式,坚持政府引导就业、市场调节就业、个人自主择业,积极拓宽就业渠道,用发展的办法扩大就业。努力加强社区劳动保障平台软硬件建设,修建多个劳动力市场,不断改善就业服务环境,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多渠道、多形式安置下岗失业人员。

  (二)社会保障。全面建立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服务社会化、层次多样化、覆盖面广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扩大社保覆盖面,加强社保基金的征缴力度,做到应参尽参、应保尽保。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城镇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坚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扩大失业保险范围。加大医疗保险基金征缴工作力度,使医疗保险费征缴率和参保缴费率达到95%以上。严格执行医保基金管理上的收支两条线,坚持专款专用、专户专存,确保医保基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加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切实维护农村社区稳定。积极发展社会公益、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互助、优抚安置等社会保障事业,高度关注残疾、五保等社会弱势群体,加快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残疾人劳动就业,切实做好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特别做好社会孤老、孤儿、弃婴和孤残儿童、孤老优抚对象的收养工作,切实保障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优化社会事业资源配置,提高社会事业资源利用效益,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三)居民收入。继续拓宽居民增收渠道,改变收入增长明显滞后于经济增长的状况,形成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机制。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发挥市场机制,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加大调节作用,健全劳动力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建立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收入的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规范社会分配秩序,防止收入分配两极分化。

  第七章  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第二十一节  环境保护

  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存在的环境问题,以创建全省乃至全国的循环经济试验区为抓手,以控制污染物排放为重点,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全面推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全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做出贡献。到2010年,全区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度下降,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空气质量明显改善,Ⅱ级(良)空气质量天数显著增加。重点流域水质恶化趋势得到基本遏止,水环境控制在国家地表水Ⅲ类水域标准以上。

  (一)加强污染物总量控制。在全区工业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基础上,继续实施总量控制,制定总量控制方案,合理确定各重点排污企业的排污总量,将污染物排放量分配到各排污企业。实施区域内重点工业污染企业在线监测,加强监督管理,防止污染反弹,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全面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严格依法征收排污费,推广清洁工艺,强化城区和风景区的综合整治。

  (二)工业污染源治理。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继续强化工业污染源治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审批制度,严格控制新增污染源,积极筹集资金治理老污染源,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趋势得以缓解。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加强环保监测管理能力建设。从清香坪至格里坪地区一律不上新的工业项目;坚决取缔、关闭国家明令淘汰的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工艺、设备和企业;对无法做到达标排放的企业,实施“关、停、并、转、治”综合整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倡导清洁生产。

  (三)环境综合整治。加大河门口片区工业企业的“治、停、并、转、迁”,逐步改变工业生产和居民区混杂的局面。积极开发利用焦炉煤气,推进居民生活能源清洁化。倡导文明施工,减少水土流失和空气、噪声污染,彻底整治堆煤场、混煤场和建筑工地的扬尘污染。加快城市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建设,主城区的空气、地面水、噪声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抓好公路沿线环境保护,减少煤炭运输中的抛洒、扬散污染,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加强对重大排污口废水的监督管理,确保废水达标排放,确保饮用水取水口水质安全。加强对煤炭开采过程中伴生污染物的控制,在利用矿井水时进行必要技术处理,消除放射性物质造成的隐患。

  (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田保护,减少化肥施用量。发展生物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减少农药施用量,保护有益物种和害虫天敌。集中搞好农村垃圾处理,加大畜禽养殖、屠宰业污染治理力度。严格控制污灌,防治土壤污染,积极推广利用沼气等生物质燃气。

  第二十二节  生态建设

  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紧紧围绕我区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突出防治并举,因地制宜,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长远与当前、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促进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2%以上,现有天然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水土流失和林地沙化、石漠化扩展基本得到遏制,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明显提高。

  (一)生态建设。本着因地制宜,集中成片,适地适树,分区经营,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的原则实施生态建设。以国家重点生态工程为依托,以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为中心,将西区所有的国有、集体荒山荒地、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以及国家级苏铁自然保护区的所有林地纳入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范围。通过大力实施生态防护林、速生丰产林和沿江绿化带工程,新增植被0.5万亩,并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林种、树种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加强封山育林改造,合理规划和营造水源涵养林。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和市区视野区生态治理工程,不断绿化美化金沙江沿岸,积极争取将水土治理工程纳入国家预算,市区视野区生态治理工程纳入省、市预算盘子。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采盗伐、滥伐和乱占林地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为改善人居环境和质量创造积极有利的条件。

  (二)水土流失治理。按照“统一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积极推广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多渠道筹集资金,重点对巴关河小流域、摩梭河流域等片区实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基本遏制水土流失和沙化、石漠化扩展趋势。“十一五”期间,完成坡改梯53.33公顷,营造水土保持林166.67公顷,营造经济果木林166.67公顷。

  (三)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严格执行《攀枝花市地质环境管理办法》,加大矿山地质环境保证金征收力度,有计划地开展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促进矿山自觉保护和恢复矿山地质环境。分步骤在辖区重点矿山企业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遏制矿山地质灾害,加大矿山生态恢复力度,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第二十三节  计划生育

  继续坚持优生优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生育质量。突出抓好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优质服务,加快城市和农村生殖保健服务和区、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建设,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把计划生育工作与发展经济、脱贫致富、建设幸福文明家庭结合起来,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高度关注和重视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促进人口有序集聚和优化分布。“十一五”期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到2010年,全区人口控制在19万人以内。

  第二十四节  资源利用

  坚持资源开发、节约与保护并重,推进资源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建立资源法治保护体系,建立土地、矿产资源市场,变土地、矿产资源为资本,充分发挥土地、矿产资源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作用,逐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实现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水资源。完善水资源综合规划,切实保护和有效利用水资源。继续抓好梅子箐果林基地节水灌溉、大箐沟果林基地和龙庆园艺场节水灌溉工程,积极拦蓄地表水,适度开采地下水,促进农业节水发展,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以建设节水型城市为目标,坚持开源节流并重,加强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搞好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同时加大城区供水管网的改造力度,减少渗漏损失。大力推广循环用水、污水处理技术,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达到80%以上。

  (二)土地资源。按照“有序有偿、供需平衡、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的原则和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要求,加强对国土资源的保护力度,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用途和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占补平衡制度,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盘活存量土地,严格控制非农用地,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切实做到集约利用土地。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依法查处违法乱批乱占耕地资源行为。

  (三)矿产资源。坚持以资源定规划、以规划定项目的原则,加强矿产资源的勘查、保护和开发管理。按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保护地质环境,坚决遏止低效开发、采富弃贫等浪费资源行为,确保矿产资源的依法、有序、科学开采。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和效益。加强对矿山企业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和选矿回收率的监督管理,鼓励综合利用矿山废弃物,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

  第八章  改革开放

  第二十五节  行政体制改革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各项社会事业改革,消除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围绕建设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服务政府,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切实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对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和社会事业以及环境保护等公共事业发展的投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建立高效、规范、公正、透明的审批制度,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建立健全社会管理机制,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积极推进公共事业体制转换。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加强行政应急机制建设,推进政务公开,完善公务员管理和培训制度,深化机关效能建设,提高行政运作效率。

  第二十六节  投融资体制改革

  创新投融资体制,建立较为完善的资本市场,改善投资软硬件环境条件,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大力吸引民间资金、外来资金和银行资金。管好政府投资,激活民间投资。建立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评价制度,健全协调配套的企业投资行为监管体系。突出利用外资、项目争引、启动社会投资和直接融资四个重点,大力推进投资主体和投资形式多元化。改革政府对企业投资的管理制度,完善项目核准、备案管理办法,尊重企业投资自主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确立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形成企业自主决策,自担风险,银行独立审贷,政府间接调控的新的投融资体制。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推动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二十七节  市场体系建设

  按照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要求,积极参与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自由流动、充分竞争。大力发展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等要素市场,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业,逐步完善以清香坪、大水井商业区为核心的现代商业发展新格局。全面推行经营性用地使用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规范土地一级市场,活跃房地产二级市场,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完善工程招投标制度。扶持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中介服务业。完善市场监管体系,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偷逃骗税等行为。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督体系,切实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

  第二十八节  对外开放

  坚持大开放促大发展的方针,增强开放意识,完善开放政策,营造开放环境,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招商引资与调整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等结合起来,通过内引外联,促进我区产业升级。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理念和方式,突出重点行业和优势特色产业招商,建立健全“政府—中介—企业”三位一体的引资促进机制,围绕优势企业、优势产业、优势项目,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重点抓好煤化工、煤矸石、粉煤灰、高炉渣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项目的包装和推介工作,积极推动汉白玉、小五金、地下水、旅游、建材、教育、体育等产业的引资开发与建设。同时要紧紧抓住外资西进、内资西移的有利契机,主动并有选择地承接产业转移,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提高招商引资质量。

  (二)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我区位于川滇两省的结合部,是川滇边贸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十一五”期间,将面临多重发展机遇,我们要树立大开放的思想,营造大开放的环境,实行大开放的政策,培育大开放的市场,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办法,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构建对接川滇交界区域合作平台,在更高层次、更广泛的领域参与经济合作,同时要积极加强与内陆地区以及东部沿海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第九章  保障措施

  第二十九节  组织保障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强调以人为本,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背景下,我区将迎来一个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最佳时期。为确保我区“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全面完成规划任务,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需要有健全的组织保障体系来加以保障。

  (一)党的建设。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实现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根本保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干部,提高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团结实干、开拓创新、廉洁为民,具有抵御各种风险能力,善于驾驭复杂局面,能够担当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重任的坚强领导核心。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推进农村、社区、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各个领域的基层党建工作,切实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建立健全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制度和长效机制。继续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构建党员干部教育、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坚持求真务实,大力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二)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依法加强监督,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着力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深化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厂务公开,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真研究社会稳定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和邪恶势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继续做好普法工作,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

  第三十节  人才保障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人才市场化配置为主线,以区域创新体系为载体,全面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加快人才培养,保障人才、技术需要。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社会和服务体系,努力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社会环境,形成市场配置资源、经济利益和社会价值双重激励、党委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开放、流动、竞争、合作、共享的人才资源开发新机制。研究出台人才培养、使用、引进、激励等政策措施,以事业、感情和待遇留住、吸引各类优秀人才。重点围绕壮大支柱产业人才队伍目标,加强煤炭及煤化工、钒钛钢铁深加工、火电、冶金辅料、建材等领域的人才开发和引进,确保上述领域的人才密度和人才质量适应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加强人才流动政策导向,引导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合理流向教育、医疗、卫生、社区服务等行业,确保满足各类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对骨干人才的需要。进一步突出以执政能力为核心的“五种能力”建设,加强公务员队伍的学习培训,抓好培养一支政治素质好、开拓精神强、具有现代专业知识、年富力强的领导人才队伍。通过深化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健全后备干部制度,大力选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

  第三十一节  发展环境建设

  进一步完善鼓励发展的各项政策,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着力创建服务型政府,推进依法行政,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政策环境。深入贯彻国家西部开发、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用足用活国家财政、税收、农业等各项有利于促进发展的政策。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结合西区客观实际,加强产业政策研究,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财政税费、产业布局、人口流动等相互支持、相互配套的政策体系,充分体现加快发展的要求,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市场环境。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商品市场,引导和建立商品、农产品批发市场,引进现代流通模式和管理技术,提高市场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积极培育和发展要素市场,完善和发展劳动力、人才、技术市场,培育和放开土地、房地产市场。逐步理顺价格形成机制,规范企业成本结构和定价行为,完善政府定价机制,全面推进收费改革。加快市场信用体系建设。

  (三)服务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部门职能分工,全面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事项,规范审批行为。增强政务中心的服务功能,用硬措施保证软环境建设的高质量、高水平。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面,全面推行政务公开。

  (四)法治环境。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切实规范执法司法行为,坚决整治乱执法和不按程序执法现象。建立健全执法、司法监督机制,切实加强人大、政协监督和社会监督,确保司法公正。进一步加强执法、司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建立健全司法服务体系,广泛开展法律服务。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深入推进依法治区工作。

  (五)精神文明。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广泛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道德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高度注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和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长效机制。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意识,重视民兵预备役建设,切实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工作,深入开展“双拥”和军民共建活动。大力弘扬攀枝花精神,在全社会形成艰苦奋斗、团结拼搏的精神风貌。加强正确舆论引导,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营造良好的社会和谐氛围。

  第三十二节  项目建设

  全力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战略。牢固树立“规划以项目做支撑”和“项目是全局、全局抓项目”意识,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我区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和增长点,实行国有、外资、民营一起上,大中小项目齐发展。加大项目的前期经费投入,引进先进理念实施项目策划,增强前期项目的科学性、针对性,保证项目前期工作质量,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建立健全前期工作责任制和考核机制。加大项目争取工作力度,力争365体育滚球: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市投资计划,做到实施一批、储备一批、筹划一批。建立有梯度、有层次和大、中、小及远、中、近相结合的项目库。精心搞好项目的推介和宣传,聚集社会资本;完善重大项目建设责任制,抓好以工程质量为核心的在建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建设工程质量。通过实施一批煤化工、钒钛钢铁、冶金辅料、电力、农业产业化和其它工业项目,着力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打造优势企业集群,构建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通过实施一批交通、城镇、生态建设项目,从根本上缓解我区交通瓶颈制约,改善人居环境,优化生态条件,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增强对各类生产要素的吸引力。通过实施一批科技、文体、卫生等社会发展项目,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第三十三节  规划的组织实施

  “十一五”规划是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问题的总体部署,是区委、区政府战略意图的具体体现,是全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施政的重要手段,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

  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年度计划时,要提出分年度落实纲要的目标和任务。有关部门要根据本纲要,针对所负责领域的任务 ,制定具体措施。政府各部门要按照规划内容,认真开展好各项工作,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尤其要引导企业参与规划的实施,形成发展共识,凝聚发展力量,使企业、社会和民众的行动与全区发展战略相一致。同时要全面跟踪研究“十一五”时期的社会发展动态,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预警工作,跟踪分析规划执行情况,及时调整政策措施,保证规划顺利实施。

审核: 何强   责任编辑: 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