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攀枝花市仁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www.maomin.org 发布时间:2021-11-18 来源:仁和区“十二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目 录
序言
“十二五”(2011-2015年)时期是我区深入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时期,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仁和的关键时期。《仁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是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市365体育博彩: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以及区委 九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编制的。《纲要》主要明确了仁和区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是全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区各级政府和部门依法履行工作职责,编制和实施各类规划、计划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全区人民共同努力的行动纲领。
《纲要》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发展的基础与背景,第二部分是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第三部分是“十二五”期间的产业布局和战略重点,第四部分是规划的实施与保障。
第一部分 发展的基础与背景
第一章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第一节 “十一五”发展成就
“十一五”时期,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稳煤兴工调结构,扎实建设新农村,发展旅游促三产,稳定和谐聚人心”发展战略,开创性的实施了“一区五园”、“一线四点”、“北联南扩”等一系列重大举措。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8·30”地震、特大干旱等自然灾害的重大考验,攻坚破难,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区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审定的“十一五”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末,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00亿元,是“十五”末的3.2倍,年均增长26.4%;地方财政收入突破7.03亿元,是“十五”末的3.9倍,年均增长31.3%。2010年末三次产业构成为5.9:77.6:16.5,基本形成了以二产业为支撑、一、三产业稳步增长的格局,产业水平快速提升。全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县(区)域经济在全省山区类综合排名2008年列第一位,2009年列第二位。
工业经济主导地位不断加强。以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为支撑,集中力量培育了恒鼎、圣达、富邦等一批骨干企业,加快工业发展平台(南山循环经济发展区)建设,初步形成以煤炭、钢铁延展加工、机械制造、耐磨铸件产业等为主的工业体系。2010年底,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145家,是“十五”末的5.6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71.5亿元,增长6.16倍,年均增长43.9%;工业总产值达204.3亿元,是“十五”末的5.83倍,年均增长42.3%。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传统农业持续提升,特色农业优势凸显,建成了一批优质晚熟芒果、石榴、畜牧、烤烟、蔬菜等特色产业基地。2010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0亿元,年均增长14%,完成农业增加值5.9亿元,年均增长13.6%。
服务业加快推进。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商贸流通、旅游等传统服务业改造和提升步伐不断加快;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逐步兴起;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社区、文化、教育培训等新兴服务业不断发展,服务业发展规模和水平有新的提高。2010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16.5亿元,是“十五”末的1.7倍,年均增长1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7.4亿元,是“十五”末的2.5倍,年均增长18.3%。
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十一五”期间,在国家扩大内需、灾后重建、招商引资等一批重点项目的推动下,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创历史新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304.4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75倍。一大批交通、能源、城乡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重大产业等项目顺利实施,为“十二五”的发展增添了强大的后劲。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北联南扩”加快推进,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功能逐步增强,城市构架初步形成,城市品位显著提升,正积极融入攀枝花城市核心区建设。以创卫、创模和创优为契机,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推进小集镇建设,城镇聚集效应逐步凸显。 “十一五”末,全区城市规划区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规模突破10万人(含非区属户籍人口);城市人均绿地面积达到8.5平方米;城镇化率达到 38 %。
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十一五”期间,全区完成国有企业改革及仁和辖区市属改制企业社会职能移交工作。完成了农村税费改革、林权制度、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卫生体制、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财政税收、教育文化等领域改革。新一轮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顺利推进,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和投资项目并联审批等改革继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组建了区交通投资公司、区城乡建设开发中心等投融资平台。
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利用节会契机,搞好项目推介,搭建招商引资平台,集中精力抓服务,全力以赴促落实,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十一五”全区累计实现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76.8亿元,是“十五”的4.9倍。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十一五”期间,大力实施天保工程、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市区视野区荒山造林、石漠化治理等工程,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稳步推进,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任务全面完成。环境监测管理得到加强,重点领域污染治理力度加大,实现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水达标排放。森林覆盖率达到58.02%;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Ⅲ类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5%以上,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十一五”期间,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社会公共产品供给能力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再上新台阶。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742元,较“十五”末增长74.2%,年均增长1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万元,比“十五”末增长52%,年均增长8.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4.46%;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不断提高,全民共享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教兴区”战略继续推进,科普活动广泛开展,全民科学素质得到提高。优化教育布局,深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幼儿园、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分别达到85.1%、100%、和99.45%。加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络基本形成,卫生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疾病预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常抓不懈,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文化、体育、广电等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城乡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入开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广播、电视人口混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8%和96%。统计执法不断加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全面展开。区档案馆晋升为省一级综合档案馆,防灾救灾、残疾人康复、老龄、妇幼等事业加快发展。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区各民族团结进步。
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深入推进,普法工作和民主评议行风、政风工作扎实开展,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推进文明单位、文明村社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人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十一五”期间,我区荣获全省经济发展先进县(一等奖)、省级“双拥”模范区、“中国苴却砚之乡”等殊荣。省、市平安建设满意度测评名列全市第一。“大田石榴”、“普达芒果”被中国热带作物学会授予“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称号。
总体来说,“十一五”时期是我区综合实力提升幅度最大的五年,城乡面貌变化最快的五年,社会事业大发展的五年,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也是仁和区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的时期。
专栏1 仁和区“十一五”规划主要发展指标完成情况
指 标 |
单位 |
2005年实际 |
“十一五”规划目标 |
2010年实际 |
完成“十一五”规划% |
年均增长速度% |
一、国内生产总值 |
亿元 |
31 |
71 |
100 |
140.9 |
26.4 |
第一产业增加值 |
亿元 |
3.1 |
4.5 |
5.9 |
131.3 |
13.8 |
第二产业增加值 |
亿元 |
18.3 |
50.5 |
77.6 |
153.7 |
33.5 |
其中:工业 |
亿元 |
16.1 |
—— |
73.9 |
—— |
35.1 |
第三产业增加值 |
亿元 |
9.6 |
16 |
16.5 |
103.3 |
11.5 |
地方财政收入 |
亿元 |
1.8 |
5.0 |
7.03 |
140.5 |
31.4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 |
亿元 |
64 |
200 |
304.4 |
152.2 |
—— |
工业总产值 |
亿元 |
48.6 |
166.6 |
204.3 |
122.6 |
33.3 |
农业总产值 |
亿元 |
5.2 |
7.5 |
10 |
133.6 |
14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6.9 |
11 |
17.4 |
158 |
20.3 |
农民人均纯收入 |
元 |
3970 |
6100 |
6742 |
110.5 |
11.7 |
城镇登记失业率 |
% |
4.5 |
5 |
3.2 |
—— |
——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 |
3.6 |
4 |
3.09 |
—— |
—— |
注:国内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按可比价测算。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十一五”目标为累计数。 |
专栏2 仁和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
工业:南山园区基础设施、富邦100万件制动毂技改、圣达富邦1000万件钒钛制动毂前期、煤炭资源扩能整合、瑞远冷弯型钢、前进炭黑厂技改。
农业:大竹河水库、人饮安全、农业综合和开发、病险水库整治、烟基工程、节水灌溉、石漠化综合治理、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
三产:渡仁东西线汽车销售、特色商品一条街、仁和公园、乌拉风情谷、混撒拉乡村旅游区、同乐家居广场、蜀红酒庄、川云农产品批发市场。
基础设施:攀田高速公路、仁和220千伏输变电站、灾后城乡居民住房、丽攀高速、观音岩水电站、四季花城连接线、炳仁线后段、喻家坪地质灾害治理、乡村公路、仁和河道景观、阳光家园、田房箐安置房、金江移民安置房。
社会事业:仁和医院迁建、大河中学改扩建、中小学校舍灾后重建和校安工程、乡镇卫生院灾后重建、区乡计生服务站、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乡镇敬老院、区妇幼保健院迁建、检察院办公及技侦用房、两所一庭建设。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全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要多,取得的成绩比预想的要好,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工作监督、法律监督、民主监督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的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经济总量仍然偏小,综合实力亟待提高;产业层次依然偏低,规模企业少、产业链条短、加工深度不够等问题仍然存在;大项目、大企业不多,主导产业发展不充分、优势不明显;农业基础仍不稳固,农民持续增收困难较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人才短缺等发展的瓶颈制约较为突出;城镇化进程相对迟缓,城镇规划建设水平有待提高;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还不能完全满足群众需求。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十二五”期间予以重点关注,着力解决。
第二章 “十二五”面临的发展环境
“十二五”期间,仁和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处于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期,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要攻关期,也是大有作为的重要发展期。
第一节 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将在曲折中继续发展,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贸易、投资增长放缓,世界经济可能进入低速增长期,全球经济增长模式面临深度调整。从国内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以转型促发展的新阶段,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将成为我国的长期发展战略,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将加快推进;国家将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和改善民生,着力推进城乡建设和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对西部地区和农村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等。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和区域合作不断增强,新一轮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推进,这些都有利于我们加快发展。
第二节 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机遇
优越的区位优势。成昆铁路纵贯南北,攀枝花机场坐落其中,西攀、攀昆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交通干线贯通境域,是攀枝花重要的交通枢纽,川西南、滇西北的重要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中心;攀枝花城市核心区向南拓展的主要区域,为“十二五”期间我区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坚实的发展基础。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市功能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同时,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成效显著,可用土地资源储量充足,已初步形成新型资源性经济区,综合性交通枢纽区,特色农产品基地以及城市核心区,为“十二五”期间我区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合理的产业布局。通过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一区五园”、“一线四点”的有力推进,产业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生产要素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为“十二五”期间我区跨越式发展构筑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良好的政策环境。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资源开发、特色产业、生态环境和民生工程等领域的投入将进一步加大,为“十二五”期间我区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重大的项目支撑。富邦制动毂、两高两铁、高铁南站、炳仁线沿线、渡仁西线复线及沿线开发、仁和医院迁建、新城区建设、4号地块、莲花村农副产品集中加工区等重大项目建设,将带动我区投资再掀新高潮,为“十二五”期间我区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动力支撑。
- 第三节 发展的不利因素和挑战
经济总量不大。“十一五”末,虽然国内生产总值较“十五”末增长了3.2倍,但与全国、全省发达县(区)相比,总量依然偏小。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有效解决总量偏小的矛盾,仍是今后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
产业层次较低。工业结构单一,产业链短,附加值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弱,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不高;农业规模效应不足,品牌影响力小;传统服务业亟待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如何有效利用有限资源,提升产业层次,增强竞争力是今后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
城市化进程缓慢。“十一五”末,全市城市化率已达61%,而我区仅为38%,比全市城市化率低23个百分点,与我区工业化率发展水平极不相当,城市建成区面积偏小,城区人口偏少,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如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增强城市综合实力,是今后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农业基础设施仍然不牢。“十一五”期间,我区农业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农业基础设施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仍然不强,影响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如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壮大农村经济实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今后五年我区经济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民生及社会事业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科技、教育、文体、卫生等社会事业方面历史欠账较多,投入仍然不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依然较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社会矛盾还比较突出,就业再就业形势严峻。如何有效改善民生,实现共建共享,仍是今后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根本问题。
资源和环境容量约束加剧。环境容量有限,承载能力不强,经济发展与矿产资源、环境容量等要素的矛盾日益凸显,制约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如何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强环境保护、发展绿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今后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三章 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实力、魅力、生态、和谐仁和”的重要时期。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仁和必须以新的战略思维,放眼未来,科学谋划蓝图,把握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步伐,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两个格局转变”为总体思路,以“稳煤兴工调结构,城乡统筹促繁荣,文明生态宜人居,平安和谐建小康”为发展战略,以“一区五园”、“一线四点”、“北联南扩”为重要举措,着力打造“一枢纽、两中心、三基地”(即打造攀枝花区域交通枢纽,打造川滇交界区域商贸物流中心、攀枝花生态宜居中心,打造攀枝花新型机械制造加工基地、西部阳光康养休闲度假基地、四川特色农产品基地),努力建设实力、魅力、生态、和谐仁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加快发展。始终把发展当作第一要务,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升经济综合实力。
坚持加速融入。发挥区位优势,按照“规划共绘、设施共建、政策共享、产业共兴、环境共保”的思路,主动承接攀枝花城市南移,加快融入中心城区,建设宜居新仁和。
坚持统筹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内需与外需的关系,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促进各个方面互动并进、共同发展,实现全面协调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全方位多区域合作,合理集聚调配资源要素,增强经济发展内在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坚持成果共享。以民本民生为出发点,推动社会事业全面繁荣,让人民群众365体育滚球:地享受发展改革带来的成果和实惠。
第四章 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按照加快发展、加速融入、统筹发展、改革创新、民生为本的要求,结合仁和现有发展基础、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四个翻番,即: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区属123.05亿元,钒钛园区76.95亿元),年均增长14.87%以上,比“十一五”末的100亿元翻一番;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4.06亿元,比“十一五”末的7.03亿元翻一番;投资五年累计突破608亿元,比“十一五”末的304亿元翻一番(区属投资突破100亿元,钒钛园区333亿元,国家、省市重点175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2.8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3万元以上,居民收入实现翻番。努力保持我区在全市经济排名前列的地位。
城乡统筹取得新成效。“十二五”期间城镇化率以每年1.5个百分点以上的增速推进,城区规划控制面积达到2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1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11.5万人。建设6个新农村示范片,10个以上的示范村,城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宜居城区、特色集镇展现新貌。
生态环境得到新改善。全区森林覆盖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 60%和30%以上;地表水环境质量保持国家Ⅲ类水域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5%以上,继续保持在全市领先地位。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和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范围内;工业废水达标排放;节约型社会、循环经济深入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社会和谐获得新进步。加快科、教、文、卫、体及广电等社会事业发展,建立相对完善的社会事业网络,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保持100%、99%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
人民生活跃上新水平。稳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努力实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8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3万元以上,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5.5万人。就业更加充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5%以上。
专栏3 仁和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10年实际完成 |
“十二五”规划 |
指标属性 |
||
2015年计划 |
年均增长 |
|||||
翻番 |
国内生产总值 |
亿元 |
100.0 |
200.00 |
14.87% |
预期性 |
|
其中:区属 |
亿元 |
74.5 |
123.05 |
10.56% |
预期性 |
|
市钒钛产业园区 |
亿元 |
25.5 |
76.95 |
24.72% |
预期性 |
|
其中:第一产业 |
亿元 |
5.9 |
7.77 |
5.62% |
预期性 |
|
第二产业 |
亿元 |
77.6 |
161.73 |
15.81% |
预期性 |
|
其中:工业增加值 |
亿元 |
73.9 |
155.73 |
16.09% |
预期性 |
|
其中:区属工业增加值 |
亿元 |
47.8 |
80.13 |
10.89% |
预期性 |
|
市钒钛园区工业增加值 |
亿元 |
24.7 |
75.60 |
25.07% |
预期性 |
|
建筑业增加值 |
亿元 |
3.7 |
6.00 |
10.15% |
预期性 |
|
第三产业 |
亿元 |
16.5 |
30.50 |
13.05% |
预期性 |
|
其中:区属 |
亿元 |
17.2 |
29.15 |
11.13% |
预期性 |
|
市钒钛园区 |
亿元 |
0.8 |
1.35 |
11.03% |
预期性 |
|
农业总产值 |
亿元 |
10 |
14.06 |
7.01% |
预期性 |
|
工业总产值 |
亿元 |
204.3 |
447.50 |
16.98% |
预期性 |
|
其中:区属工业总产值 |
亿元 |
127.0 |
231.50 |
12.76% |
预期性 |
|
市钒钛园区工业总产值 |
亿元 |
75.0 |
216.00 |
23.56% |
预期性 |
翻番 |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 |
亿元 |
304.4 |
608.8 |
—— |
预期性 |
|
其中:区属 |
亿元 |
50.0 |
100.00 |
—— |
预期性 |
|
市钒钛园区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113.1 |
333.00 |
—— |
预期性 |
|
国家、省、市重点 |
亿元 |
140.9 |
175.00 |
—— |
预期性 |
翻番 |
本级财政收入 |
亿元 |
7.03 |
14.06 |
14.87% |
预期性 |
翻番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14492 |
28984 |
14.87% |
预期性 |
翻番 |
农民人均纯收入 |
元 |
6742 |
13484 |
14.87% |
预期性 |
|
城镇化率 |
% |
38 |
45.5 |
1.5 |
预期性 |
|
城镇登记失业率 |
% |
3.2 |
4 |
—— |
约束性 |
|
森林覆盖率 |
% |
58.02 |
60 |
—— |
约束性 |
|
空气质量优良率 |
% |
95 |
95 |
—— |
约束性 |
|
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 |
% |
完成市下达 目标任务 |
按市安排 指标完成 |
—— |
约束性 |
注:1.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未考虑价格因素。 2.固定资产投资为5年累计完成数。 3.预期性目标体现政府战略意图,主要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和政府导向机制努力争取实现。约束性指标主要通过政府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完成。 |
||||||
第三部分 “十二五”期间的产业布局和战略重点
第五章 “十二五”期间的产业布局
坚持“二三一”产业发展方针,以“一区五园”、“一线四点”为产业发展空间主线,把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与发挥区域特色,实现区域合理分工与优势互补有机结合,合理划分功能区,实现土地集约利用,促进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在各个地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二产业发展布局
根据“一区五园”产业布局,橄榄坪园主要发展钢铁深加工和设备制造产业;迤资园主要发展机械、铸造及加工(含铸造用熔炼炉)、钢铁及钒钛产品深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金属特种加工等产业;布德园主要发展煤化工及延伸产业、钒钛耐磨铸件、钢铁废渣综合利用等产业;巴斯箐园主要发展仓储物流、汽车销售、机电产品专业市场等产业;灰老沟园主要发展立足于攀钢的“三废”发展钢铁、炭黑等产业。
第二节 三产业发展布局
以《仁和区服务业发展规划》作为服务业发展的依据,在仁和—中坝—总发—大田—啊喇—平地—大龙潭一线打造仁和百里生态旅游圈。以总发综合物流园区和金江生产物流园区为重点,加快建设规模大、辐射力强的川西南核心物流服务区。以仁和城区为中心,五十一商业带、仁和城区商业带以及金江(总发)商业带为辅助,多条商业特色街区为补充,建设形成“一中心、三商带、多商街”的商贸功能区。
第三节 一产业发展布局
按照特色精品农业发展目标,实施“一产业带、两加工区、八特色基地”产业布局。“一产业带”指平地—啊喇—大龙潭—大田—总发—中坝—前进百里特色农业产业带,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特色精品农业、生态景观农业和高科技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两加工区”指总发农产品储藏、加工中心,平地酿酒葡萄、果酒加工中心。“八特色基地”一是总发、大龙潭、前进、福田等乡镇发展芒果基地;二是大田石榴基地;三是平地酿酒、鲜食葡萄基地;四是平地、啊喇及三峰两山的板栗核桃基地;五是平地、啊喇、大龙潭等乡镇烤烟基地;六是在中坝、啊喇、平地、务本、总发等乡镇发展草莓、樱桃、杨梅、油桃、荔枝、桂圆等特色小水果基地;七是同德、布德、中坝、总发、大龙潭等乡镇蔬菜基地;八是在中坝、总发、前进等乡镇发展畜牧基地、种场和畜产品加工生产线。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大力发展优质山羊、肉牛、生猪、家禽等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稳步发展水产养殖业。
第六章 提升工业产业层次 推动工业跨越发展
以攀枝花市建设“中国钒钛之都”和“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为契机,加快机械制造加工和钢铁延展等产业发展,突出工业地位,打造攀枝花新型机械制造加工基地。
第一节 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
强力推进“工业强区”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积极促进我区工业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高碳经济型向低碳经济型转变,由企业技术以引进为主向依靠科技进步的再创新和自主创新为主转变。做大传统产业,打造工业集聚区,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传统以煤为主的工业结构,加快发展机械制造加工业和钢铁延展加工业,形成新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格局。
第二节 稳定煤炭产业
以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为依据,控制煤炭开采总量,稳定煤炭开采规模和洗精煤、焦炭生产能力,加大综合利用煤炭资源的力度,提高产业效益。通过煤炭资源整合、招商引资等多种形式,实施资源综合开发战略。在抓好煤炭资源开发的同时,逐步关闭不规范的煤矿、落后工艺的洗煤企业,充分利用现有煤炭资源及初级产品,搞好煤炭深加工。鼓励现有煤焦化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改造,生产附加值高的产品,支持“三废”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实现产业效益提升。
第三节 做大做强机械制造业
按照提高钒钛和钢铁产品附加值的发展思路,做大做强新型制造加工业和钢铁延展加工业。以钒钛耐磨制动毂项目为核心,带动与汽车、工程机械相配套的齿轮、齿圈、汽车大梁、后桥、钒钛刹车片和刹车盘等产品开发和产业形成。鼓励企业向总成制造、整机制造专业化发展,以产品配套生产带动产业整体发展,从而建设一个以汽车制动毂生产加工为基础、其他配件产品生产为辅的全国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以钢铁深加工业为平台,推动钢铁延伸制品加工产业发展,依托丰富的钢铁资源和既有的技术优势,重点发展型钢、建筑用材、五金制品、矿用机械设备及配件、耐磨铸钢件、球墨铸铁和配件铸造等产品,延伸钢铁产业链。
第四节 综合开发利用非金属矿
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加大石墨资源的综合开发力度,提高石墨产品的加工深度和附加价值。引入战略投资者合理开发苴却石、白云石、石英石、石灰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做好非金属矿产品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和开发。
第五节 积极发展其他工业产业
新兴能源产业。充分利用攀枝花丰富的光热资源,引进和扶持企业在适宜的地区从事光热应用产业,鼓励企业进行钒钛储能电池、太阳能热水器、钒钛黑瓷集热板等产品的商业化、规模化生产,加快太阳能应用步伐。促进生物质能及其他新兴能源产业发展。
都市型工业。积极发展食品饮料、家具制造、汽车维修、包装印刷、工艺礼品、旅游纪念品等都市型工业,逐步实现都市工业向专业化、特色化、规模化发展。
生物产业。利用攀枝花及其周边丰富的特色生物资源,发展块菌、木瓜、芒果等特色产品深加工,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
- 加快工业平台建设
加快园区道路、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增强园区项目承载能力。坚持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园区发展方针,强化园区项目准入管理,明确项目准入标准,围绕新型机械制造加工业基地建设,注重引进项目的关联度,延长产业链。树立经营园区理念,健全、完善吸引投资者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加强园区项目策划包装和招商。建立和完善与园区产业相关的科技、人才、市场、电子商务、货运等信息共享平台。探索建立园区发展所需资金多元化投入的市场机制,积极争取银行、担保公司、投资公司对园区发展建设的信贷支持。重视软环境建设,认真落实省、市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构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办事高效的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把南山循环经济发展区建成投资环境好、管理机制活、发展速度快、带动效应强的工业发展平台。积极做好协调服务,支持钒钛园区和金江镇发展壮大。
专栏4 仁和区“十二五”期间工业重点项目
钒钛耐磨铸件产业:四川圣达富邦1000万件制动毂、白云铸造耐10万吨磨铸件、东林汽车平衡增力制动器、黑沙曲轴6000吨曲轴等项目。
钢铁延展加工产业:瑞远型钢、润莹齿轮300万件齿轮生产线易址扩能、大藏工贸(含防盗门)、祥安轧钢、亘瑞机械、三圣矿用机械等项目的技改、扩能及新建。
煤炭采掘、洗选产业:仁和区煤炭资源整合,煤矿、洗煤企业标准化建设,技改扩能。预计我区在“十二五”期末形成年产原煤503万吨,洗精煤320万吨的规模,新增原煤173万吨,洗精煤70万吨。
非金属矿产资源产业:攀西石墨、大龙潭石灰石综合利用、苴却石产品加工基地项目。
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青山钒制品加工项目。
第七章 积极发挥区位优势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第二支柱产业的重要抓手,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拓展新兴服务业,推进服务业加快发展。
抓住攀枝花城市核心区南移的契机和适应社会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以建设川滇区域商贸中心为出发点,与攀枝花区域交通枢纽相辅相成,着力构筑区域物流产业网络。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建设总发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金江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以及多个有特色的专业交易市场,推进渡仁东西线汽车销售服务带、前进商贸物流市场、平地大田农产品集散市场等项目建设。提高物流业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信息化程度,加强信息合作共享,提高物流业配送管理水平,建立布局合理、竞争有序、辐射周边的商贸物流体系。
第二节 积极发展旅游业
以阳光、康养、度假、休闲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承载能力。突出度假、休闲主题,积极开发川滇民族风情游、农业生态观光游、冬季阳光康养度假游等特色旅游产品,重点打造岩神山—莲花村旅游区、大黑山省级森林公园、迤沙拉民族文化旅游区、宝灵景区等旅游名片,培育特色旅游品牌,通过乡村休闲、阳光疗养、运动健身、文化体验等多种业态的开发,发挥旅游业的凝聚力、带动力和吸引力,着力打造西部阳光康养休闲度假基地。到2015年,实现游客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翻一番。
第三节 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业
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大力促进消费升级的战略机遇,适应市场和居民消费特点,提升传统商贸服务业。以建立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城市商业体系为目标,以仁和城区作为区域商贸流通核心,引进大型超市,积极发展连锁经营,大力发展各类大中型商户及网点,加快城市综合商业体和特色街区建设。鼓励商贸资源向农村拓展,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开展“农超对接”,培育一批涉农商贸企业。到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2亿元,年均增长13%。
第四节 做优房地产业
围绕打造“宜居中心”, 积极支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引导房地产企业建设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精品楼盘。发展经营性地产,在楼宇经济、会展服务经济上实现突破;积极引导鼓励康养、度假地产开发,以房地产开发带动旅游、休闲业的繁荣。在仁和老街至仁和街一带、渡仁西线的棉沙弯重点开发住宅型房地产项目,在莲花村,炳仁线后段沿线和总发乡部分地段重点发展商业地产,引入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组团开发,带动区内商用土地的综合开发利用。建立健全物业管理市场体系,规范物业管理秩序,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加大商品房销售行为监管和市场整治力度,确保房地产经济健康发展。
第五节 加快发展其他服务业
社区服务业。建立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发展机制,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建设一批城乡社区服务中心,配套一批社区超市、便利店、标准化菜店、餐饮店、洗衣店等便民利民网点。引导社会资本建立养老托幼、卫生保健、文化娱乐、保洁保安、教育培训等社会服务组织,完善社区服务网络。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金融服务业。搭建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融资平台。积极为区内的金融机构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引导银行、证券、保险、担保、金融租赁、财务公司、小额贷款、典当等服务业发展,使其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鼓励民间金融组织发展壮大。
信息服务业。培育网络服务、电子信息、电子商务等信息服务业,搭建和完善各类信息服务平台,促进电子商务的应用,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
会展业。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并新建场馆,引导各界围绕产品展示、经贸洽谈、商务采购、专业论坛、文化交流、旅游观光等发展会展经济,积极开发和扶持会展品牌,提高配套服务水平,提升区域影响力。
中介咨询业。鼓励发展会计、法律、资产评估、检测、咨询、策划、调查、广告等中介服务,加强中介服务市场监管,促进中介服务业健康发展。
专栏5 仁和区“十二五”服务业重大项目表
物流项目:总发综合服务性物流园、金江生产型物流园、前进物流交易区、迤资物流服务站、布德物流服务站、巴斯箐物流服务站。
专业市场:银泰综合商业体、巴斯箐机电市场二期、弯腰树汽车产业服务中心、攀西地区药品批发市场、数码广场。
旅游项目:莲花村冬春疗养项目、岩神山旅游开发项目、迤沙拉民族文化旅游区、啊拉诸葛营景区、大黑山森林生态旅游区、中坝生态谷休闲旅游区、大田红石榴乡村旅游区、五十一阳光休闲区、宝灵景区、仁和公园续建、乡村旅游项目。
特色街区:“阳光家园”特色餐饮休闲旅游一条街、平地川滇民族街改造、特色产品加工展示一条街。
其他服务业项目:社区服务中心、影视城、社会养老中心、老年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
第八章 提升产业化水平 推进特色农业发展
打造百里特色农业产业带,发展特、精、优、生态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实现农业全过程产业化。加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力争将我区打造成为特色鲜明、产业实力强的四川特色农产品基地。
第一节 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基地
坚持实施农业精品发展战略,突出特色和优势,优化特色农业基地规划布局,加快现代农业基地建设,继续推进晚熟芒果、优质石榴、烤烟、畜牧、早市蔬菜、优质干果、酿酒葡萄等基地建设。建成优质晚熟芒果基地10万亩,石榴基地1.5万亩,葡萄基地2万亩,干果12万亩;建成6.4万亩基本烟田;稳定现有19.1万亩粮食、6.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完善畜禽生产设施,加快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小区(场)建设,建成大型养殖小区(场)5-7个,稳定1万亩水产养殖面积。开展示范基地创建,提高单产和品质。最终形成各具特色、品种丰富、产业示范带动能力强的百里特色农业带,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
第二节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加大农业品牌培育力度。积极推进农业品牌扩张战略,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技协根据市场开发农业精品,加快形成农产品大流通格局。围绕果、畜、烟、菜、粮等优势产业,重点培育产业关联度高、农户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支持企业进行基地建设、科研开发、生产加工、营销服务一体化经营,打造优质农业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全面实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制度,农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到2015年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7.8万亩,无公害畜产品基地2个,农(畜)产品常年检测合格率在97%以上。依托总发物流园区建设攀西最大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并努力构建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做好设施配套,重点发展农产品储藏、加工和运输,扩大农产品流通半径,提升农产品市场影响力。造就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名优基地、有实力的龙头企业、有知名度的产品、著名的品牌与驰名商标。
加快发展农村专合组织。培育现代农业主体,大力发展农业专合组织,建立健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努力使农民在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获得365体育滚球:收益。鼓励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积极探索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提高市场竞争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城市各类超市和商户合作,在城市建立精品农产品连锁店、直销点。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有关农产品交易洽谈会、博览会,主动参与农产品市场竞争。
第三节 构建农业服务平台
培育和扶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强化农资配送、机械化服务、专业植保等农业生产环节的技术服务功能,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构建新型农业科技网络,形成“农技推广单位+涉农企业+农业合作社+各有关专业学会(协会)”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将科技人员推向产业发展第一线,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村经纪人培养,增强发展现代农业的原动力。加强农村动植物疫病防控,建立健全重要动植物疫病防控预警与监控体系,提高动植物疫病防控水平。加强农业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工作,健全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监测服务体系,开展农业气象跟踪和技术咨询服务,提高农业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立农业产业合作基地,并加强与周边县(区)的农业合作。
专栏6 仁和区“十二五”农业重大项目表
种植基地:石榴标准化生产基地、芒果基地建设、烟叶新区工程、核桃板栗等干果基地建设、杨梅基地建设、樱桃基地建设、莲藕基地、食用菌生产基地、韭黄生产基地、方山萝卜生产基地、优质粮食基地等。
养殖基地: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建设、水产品旧塘改造、鱼庄建设、行远蛋鸡养殖基地、吉丰蛋鸡养殖基地、浩山寨肉兔养殖基地、隆吉规模化养猪场,良繁工程建设、林下种草养畜项目等。
其他农业项目:田远精米加工项目、行远冷酸肉生产线、农业机械项目、公益林补偿、
第九章 突出城市特色 打造城市核心区
依托仁和的环境、区位优势,以大河沿线区域城市建设、干坝塘片区和岩神山莲花村片区新城建设(以下称“一河两区”)为重点,做好城市规划,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使仁和的环境更加优美、交通更加便捷、特色更加凸显,辐射、吸引能力和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力争将我区打造成为富有独特魅力、宜居宜业宜游的攀枝花生态宜居中心。
第一节 做好城市规划
突出抓好城市规划工作。以“一河两区”为重点,尽快组织实施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力求科学定位与完善城市功能,做到总规修编紧密结合仁和发展的实际,成为引领城市规划建设的总纲。着力提高详规的覆盖率,科学论证规划用地布局结构,充分分析各片区控制性详规,着力体现公益设施的配套,功能分区的合理,旅游、文化、民族等独特性元素的体现和建筑特色与地标性建筑的融合。
增强规划工作的透明度。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广泛听取各方面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建议。依法加强规划管理,维护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权威性。
第二节 加快新区开发
抓住攀枝花主城区南移的战略契机,完善干坝塘片区、五十一至仁和片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快以干坝塘片区、岩神山-莲花村片区为重点的新城建设步伐,推进服务业和商住区建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吸引人口和产业集聚。建立有利于城市新城区开发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按照特色鲜明、相互依存、互为推进的发展要求,做好新老城区的对接及融合,完善功能布局,强力推进新城区建设。
第三节 打造大河两岸
以大河两岸打造作为城市建设的主线,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以仁和主城区及大河中路片区为重点的改造提升,充分挖掘文化元素和开发旅游资源,加强对大河河道防洪治理及景观打造的力度,加快田房箐安置房、城市保障性住房等项目建设,加快对二号桥连接线、仁和商业文化广场等地段升级改造,在城市亮化、美化、绿化上狠下功夫,打造城区靓点,重点打造几个有影响力的特色文化街区,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
第四节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健全完善城市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强化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完善管理模式,加强城市建设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形成建管分离、权责分明、条块结合、分级负责的城市管理新格局。
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力度。加大城镇风貌打造力度,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体现秀美山水风光,打造民族地域特色。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增加投入,完善城乡环卫设施建设,深入开展以背街小巷、各类市场、城乡结合部、公路沿线的环境治理。建立和完善长效工作机制,推进城市管理的制度化、常态化。
盘活城市存量资产。有偿转让市政项目的经营权,在不改变原来用途的前提下,有偿有期转让城市道路、桥梁、公园、公厕等城市公共设施经营权,提前使用基础设施预期收益。
专栏7 仁和区“十二五”城市建设重大项目表
道路建设:炳仁线沿线、渡仁西线复线弯庄段、大河南路改线段道路等。
市政设施:大河流域城区段河道整治工程、城区雨污排水系统建设、宝灵片区基础设施建设、4号地块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干坝唐片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弯腰树片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弯庄片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莲花村农副产品加工区基础设施建设、商务办公区广场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大河中路市政广场等。
保障性住房:采空区移民安置房、51片区保障性住房、弯腰树农民安置房、金台子移民安置房、田房箐安置房、仁和镇土城安置点、仁和镇田坝安置点、4号地块安置点、下沙沟生活安置点、原攀昆联合带钢厂旧城(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原市五交化(仁和宗地)旧城改造安置房等。
房地产:峻岭天下、南洋瑞景、和润小区、亚太上园等。
第十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跨越发展的支撑
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布局、城镇发展相协调,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全面提高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加快形成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基础设施体系,为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第一节 推进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紧抓攀枝花市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战略机遇,积极配合推进丽攀高速、攀宜高速、成昆铁路新线、昭通-攀枝花-丽江铁路、高铁攀枝花南站等重大工程建设,加快形成进出攀枝花的快速通道。配合对区域内国省道干线G108、S214、S310线的升级改造,完善县道与高速公路、快速通道等主骨架网络的连接,不断增强与相邻地区公路网络的衔接。加快渡仁西线复线、炳仁线南延线等重点公路建设,继续加快本区域内农村公路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县(区)、乡、村道公路技术等级和路面等级,力争实现农村公路网与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的无缝对接。加快仁和、金江、总发客货运站场建设,新建农村招呼站18个。结合金沙江水能资源开发,合理规划,加大内河航运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造5个客货运码头。
第二节 完善城市公共设施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政和公共服务设施,强力推进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便捷畅通的交通网络,增强城市综合功能。加快推进干坝塘片区、弯庄片区、四号地块、莲花村片区基础设施配套网络建设。规划前进镇片区、大河中路片区、总发片区城市市政管网建设。加大完善现有城区中小学教学楼、卫生、体育等基础设施的改造力度,适时建设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共活动场馆。加快渡仁西线升级改造、渡仁西线复线建设、炳仁线延长线至乐弄与攀枝花南站联接线建设,打通巴斯箐至金江城市主干道。完成四号地块、宝灵寺片区等城区次干道项目建设,逐步配套完善城区道路网络。
抓好征地拆迁安置工作。进一步规范征地拆迁安置工作程序,认真研究并用好、用活征地拆迁安置政策,切实关心和解决拆迁安置、采空区农民最直接最现实的实际问题。做好“两违”拆除工作,加大对“两违”行为的打击力度。
第三节 构建安全水利设施保障体系
加快实施大河流域河堤防洪治理工程,对中小河流进行维修加固河堤与恢复新建河堤、河道疏浚等整治,建设防洪防汛山洪预警预报系统,进一步完善城乡防洪除涝保障体系、水资源供应体系和生态环境体系,提高水利保障能力和水平。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做好农田水利工程和节水改造,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建设雨水集蓄抗旱水源。突出民生水利工作,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5.5万人的农村人口饮水问题,继续抓好大竹河水库枢纽及渠系配套建设,实施跃进水库引水工程,到2015年新建中小型水库14座,继续实施病险水库、山坪塘除险加固工程。以小流域治理为重点推动水土保持工作,建立和完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抓好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构建安全可靠的水资源供应体系,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第四节 加强能源保障建设
进一步完善城区和农村电网结构,增强供电负荷及安全性,提高城乡电力保障能力。配合推进立柯输变电工程、迤资输变电工程、莲花输变电工程、白岩子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加强用电管理,完善配套服务,节约能源。紧密配合国家电力改革,做好智能电网建设、新能源入网、居民阶梯用电等各项改革。配合做好“缅气入攀”天然气主管道及支网、门户站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向仁和主城区供气,让人民群众用上实惠的清洁能源。
第五节 加快信息化网络工程建设
统筹信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快推进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互联网的建设,完善城镇数字电视网络和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加快电子政务统一应用平台和电子商务基础平台及服务系统建设,加大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力度,整合各部门分散的信息系统,统筹建设全区统一的公共安全信息系统、政务信息系统、社会事务信息系统。到“十二五”末,基本实现政府、企业和社会等互联互通,资源高度共享,办公、管理和服务等实现数字化、电子化、网络化,“网上政府”建设基本完成,信息化建设成果得到普遍应用。进一步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扩大互联网在农村的覆盖面。加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农情、农资、农产品市场信息和农业灾情预报服务水平。
专栏8 仁和区主要基础设施项目
交通:丽攀高速、成昆铁路新线、丽江-攀枝花-昭通铁路、高铁攀枝花南站,国道108线、省道214、310线的升级改造,渡仁西线复线、炳仁线南延线、县乡公路、通村公路联网路改造,危桥改造11座、仁和客运站、金江客运站、金江货运站、总发货运站及农村客货运站建设。
水利:大竹河水库枢纽及渠系配套、跃进水库引水工程、渠道整治392公里、高效节水灌溉新增1.2万亩、新建小型水源工程315万立方米、新建中小型水库14座、扩建水库6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5座、新建提灌站50座、农村集中供水水源地保护14处、水土流失治理面150平方公里、旱山村项目建设,大河流域、巴关河河段防洪治理13公里。
能源:立柯输变电工程、迤资输变电工程、莲花输变电工程、白岩子输变电工程、干坝塘-51片区电力工程、“缅气入攀”天然气主管道及支网。
信息化:完善仁和区电子政务外网、仁和区数字中心平台建设。
第十一章 扩大投资与消费 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规模,强化项目带动,促进要素集聚,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着力改善消费环境,提高消费能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支撑。
紧抓国家坚持扩大内需和深入实施西部大开的战略机遇,加大投资力度,调整优化投资结构。重点加大对重大基础设施、现代农业和服务业、民生工程、社会事业、节能减排、生态保护等领域的投入,储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充实完善项目库,积极争取国家、省、市资金支持。加强项目建设管理,进一步完善项目资本金制度、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等,提高投资效益。着力拓宽融资渠道,继续争取银行信贷支持,开展银企对接、项目推介会,促进银企沟通和交流。增强企业融资能力,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继续推动民间投资进入农林牧渔、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现代物流和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及其他公益性事业,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等多种形式参与重大项目建设,通过对民营企业的投资补贴、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确保民营企业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
第二节 着力改善消费环境
贯彻落实中央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继续做好“家电下乡”、“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活动。合理布局城乡消费网络,推进城市消费平台改造升级换代,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扩大农村文化消费和信息消费。大力支持农村居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发展型消费,积极发展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家庭劳动社会化等成长型服务消费,鼓励发展面向中高收入阶层的享受型消费。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扩大信用消费规模,提高信用消费水平。强化消费市场监管,加强物价调控,保持居民消费价格的基本稳定,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确保消费安全,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
第十二章 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一体化进程
抓住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的机遇,加快“两个格局转变”,推进新型城镇化,全面改善农村面貌,形成以城带乡、以工哺农、城乡结合、优势互补的长效机制,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第一节 加快城镇化进程
做好城镇和农村规划。高起点编制城镇和村庄建设规划,把城镇和村庄规划与特色产业布局结合起来,与旅游景区规划结合起来,与地方风俗和民居展示结合起来。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要求抓好小城镇建设和农村规划,有重点地建设一批特色小集镇。结合已完成修编的集镇规划,积极推进试点镇建设,不断改善城镇和村庄的生活环境和面貌。
加快发展小城镇。坚持从现实条件出发,认真落实小城镇发展政策,扶持重点集镇建设,引导资源向小城镇的有序流动,增强小城镇的集聚力、向心力。优化小城镇发展布局,突出小城镇发展重点。合理确定并集中力量抓好2-3个重点镇建设,引导乡镇发展与当地资源特征相符的特色农业产业、工业产业和服务业,夯实城镇发展基础。努力建设经济繁荣、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富有特色的新型小城镇。
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创造良好的农村人口转移为城市人口的条件,将有条件的农民工、征地拆迁农民、采空区农民等农村人口转移为城镇人口,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
第二节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统筹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科学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优化城乡土地利用,合理规划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集聚、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统一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形成城乡衔接的公共交通、供电、邮政通讯、广播电视等网络,缩短城乡之间的空间距离和设施落差,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管共享。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发展农业和非农产业。进一步增强工业、服务业对农业的带动、促进作用,实现城镇产业与农村产业的合理分工、紧密连接、互动发展。
统筹城乡公共服务。把社会事业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提高农村公共事业财政保障水平,逐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形成覆盖城乡的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和网络,促进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统筹城乡社会管理。探索城乡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户籍管理制度、社区管理模式。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的户籍制度改革政策,放宽城镇落户条件,坚持自愿有偿原则,使符合条件并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加强进城镇务工人员权益保护,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扩大农民工工伤、生育、医疗、养老、失业保险覆盖面。
第三节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夯实农村经济基础。坚持以生产发展为第一要务,根据各村镇资源特点和市场需求,鼓励发展品质优良的特色农产品,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扶持农村非农产业和劳务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和经济基础。
优化农村村庄布局。加强村镇规划与城镇规划的衔接,重点建设中心村,形成布局合理、节约用地、城乡贯通的村镇建设格局。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在抓好示范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新农村新村建设,重点抓好新农村连片打造。加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名镇名村保护力度,重点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村镇。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农村民生工程建设,全面硬化入村通道和村内道路,结合实际推进村内供水网管和排水沟渠建设。加快沼气、秸秆、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形成清洁、经济的农村能源体系。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改善村容村貌为重点,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开展垃圾集中处理,因地制宜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加强村旁、路旁、宅旁、水旁绿化,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
树立文明乡风。广泛开展文明村镇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倡崇尚科学、诚信守法、抵制迷信、移风易俗,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劳致富的社会风尚。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治理机制,建设平安乡村。
第十三章 加强生态环保建设 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倡导绿色生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一节 推进生态建设
按照《攀枝花生态市建设规划》及《仁和区生态区建设规划》要求,以打造生态宜居新城区为目标,以构建生态经济体系、生态环境体系为重点,加大生态工程建设投入,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整治,建设良好人居环境。巩固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成果,推行公益林补偿机制,加强重点区域的水土流失治理、石漠化和沙化综合治理,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稳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城市公共绿化水平,为创建生态工业城市和森林城市作出贡献。
第二节 加强环境保护
强化环保执法。继续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努力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平,增强企业、市民的环保意识。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开展限期治理项目和重大环境违法督察、污染源自动监控、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环保基础设施整治等环保专项行动。继续全面足额征收排污费,完善制定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对重点企业和工业园区的监控。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新建、改扩建项目要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加强环境质量控制。加快规划和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强化对已建成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监管,提高污水集中处理能力,鼓励开展污水处理回用和中水利用,促进污水资源化。加快大河、巴关河、摩梭河等重点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优先保护饮用水源地水质,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确保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加强煤炭、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的监管,减少大气污染物总量排放。加快危险废弃物和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加大防治监管力度。严格控制建筑、交通运输、商业贸易、餐饮娱乐等行业的噪声污染。加强农村面源治理,倡导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逐步减少城镇和农村直接燃用原煤的用量,加强对禁燃区创建成果的巩固。
第三节 倡导绿色生产生活
强化节能减排工作。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实行节能减排责任追究制、问责制,完善节能减排的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实施促进节能减排的市场准入标准、强制性节能标准和环保标准,强化节能减排强制约束机制,开展能效水平评估活动;严格节能减排重点项目管理,抓好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对新上项目严把产业政策关、资源消耗关、环境保护关。
发展循环经济。本着绿色、低碳的生产理念,合理利用资源,改变生产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以我区的资源优势为依托,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废弃物循环利用为核心,建立循环型、节约型、生态型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建设模式,构建攀钢及周边钢铁工业“三废”开发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建立健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投融资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把南山循环经济发展区建成产业关联度高、上下游产品配套协作,资源共享、循环利用、共同发展的示范性循环经济园区。
倡导绿色生活。大力推广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减少一次性产品使用,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倡导绿色消费。
第十四章 深化改革开放 营造良好环境
构建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体制机制,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建设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仁和。
第一节 深化体制改革
把深化改革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继续深化农村经济、企业、医疗等各项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快速发展。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基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促进公共领域的社会投资,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推行招标制、后评价制和代建制,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保障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
第二节 完善市场体系
建立健全要素市场,促进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完善商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促进市场竞争和要素自由流动。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政府市场监管职能,坚决打击制假贩假、商业欺诈、偷逃骗税等违法行为,加强对交易标准、规则的管理,构建平等竞争的市场体系。
第三节 努力扩大对外开放
积极推进区域内外合作,紧紧抓住“两高两铁”建设机遇,主动加强在商贸、物流等方面与沿线临近地区的合作,形成区域发展协同效应。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围绕钢铁延展加工和钒钛耐磨铸件、汽车零部件等产业,着力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延伸产业链,努力使南山循环经济发展区成为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通过经贸洽谈会招商、小分队叩门招商、网络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方式,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和质量。积极引进总部项目,实现招商引资提升质量的根本性转变。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健全高效、便捷、全方位的外商投资管理和服务体系,及时解决外商在投资建设和生产生活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努力营造浓厚的亲商、安商、富商的社会氛围。
第四节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
贯彻落实国家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各项政策,完善措施,强化服务,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对民营经济在企业开办、资金融通、技术创新、员工培训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帮助。大力吸引个体私营企业,尤其是民营科技型企业到我区落户发展。引导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基础设施、物业管理、环境卫生、文化教育及技术服务等公共服务领域,加快服务业市场化、社会化步伐。采取联合重组、技改扩建、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措施,做大做强一批骨干民营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向主业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发展。
第十五章 关注民本民生 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切实关心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增加居民收入,扩大社会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第一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多层次的城镇社会保险制度。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相结合的企业养老保险体系,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高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奖励、处罚和退出管理机制,完善中小企业职工、灵活就业人员、社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的制度,构筑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规范工伤、生育保险的管理,扩大保险覆盖面。
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扩大农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大力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逐步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力争2015年末,新农合参保率达95%以上。
健全完善全方位的社会救助体系。落实社会救济政策,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解决好社会困难群体保障问题。完善“五保”、“三无”对象供养制度和残疾人帮扶制度,逐步实现集中供养。加大财政投入,不断完善医疗救助、失业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和司法救助等专项社会救助制度。
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坚持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建设示范性福利设施与发展社区福利设施相结合,逐步完善老年人、孤老、孤儿、残疾人等各类社会福利设施。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养老业,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推动社会互助,鼓励倡导社会捐赠,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妥善做好移民安置工作。做好水电站、高速公路、铁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工程淹没、占地移民的安置工作,落实针对移民的各项扶持政策,统筹谋划移民安置区长远发展,确保移民安居乐业。
第二节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促进社会就业。落实国家就业政策,促进城乡劳动者自主择业、平等就业。积极开展创建全国创业城市活动,加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等创业平台建设,积极扶持下岗工人、大学生、农民工等群体自主创业,建立政策咨询、创业培训、项目扶持、小额贷款、跟踪服务等一条龙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动中小企业进步,增强企业吸纳就业能力。积极培育就业岗位资源的新增长点,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拓宽就业渠道。加强与市内大中专院校和技工学校的合作,加大对农民工、下岗工人、被征地农民的培训力度,与企业联合开展“订单式培训”,切实做到技能培训促就业。加强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及时发布就业信息,提供就业指导。力争到2015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
完善劳动和就业机制。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和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快培育和发展人力资源市场,建立起以劳动者自主就业为主导、以市场调节就业为基础、以政府促进就业为动力的劳动就业机制。
第三节 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确保农民增收。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广适合农村家庭经营的加工、包装技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发展乡村旅游,提高收入水平。同时,鼓励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和支持农民工创业,增加农民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充分发挥大企业、大项目对农民转产就业的带动作用,加大支持涉农职教力度,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岗位培训,努力提高转岗农民的就业竞争能力。积极落实国家、省、市365体育博彩: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最低工资动态调整、工资集体协商等政策,努力使劳动报酬不低于企业收入增长,使劳动者收入增长不低于经济增长。鼓励创业和投资,增加经营性收入。科学构建城乡居民的“低保”标准及制度化的调节机制,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努力实现居民收入翻番目标。
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一系列法规,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的《365体育博彩:加快推进彝区跨越式发展的意见》精神,抓住发展、稳定、民生三件大事,抓好民族地区小路、小桥、小水、小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彝区三房改造”,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大力调整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特色旅游业,加强民族地区科技发展,加快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努力做好民族地区扶贫工作,全面提高民族同胞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第十六章 发展社会事业 建设和谐社会
以促进经济与社会事业和谐发展为目标,引导资源进一步向社会发展领域集聚,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建设和谐社会。
第一节 提高科技水平
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围绕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知识和技术创新运行机制,整合企业研发机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园区的科技资源,建设支撑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创新体系。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建设研究开发机构和增加科技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形成一批创新产品和知名品牌,造就一批有竞争优势的创新型企业。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广泛开展科学知识的普及活动,提高全社会科技意识和全民科学素质。深入开展群众性科技活动,推进科技下乡、进学校、进社区。大力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教育,反对封建迷信,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
第二节 发展教育事业
健全教育体系。协调发展各类教育,均衡城乡教育,努力提升基础教育,全力扩张优质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继续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着力构建素质教育模式,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加快普及高中教育,实现高中教育优质化;多渠道、多形式普及幼儿教育、发展学前教育;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企业职工岗位培训和学历继续教育。逐步形成以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为重心,由学前教育到在职教育和老年教育、由学历教育到非学历教育、由学校教育到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终身教育体系,为各类人群提供适应需求、多种选择的受教育机会。到2015年,学前教育普及程度达到100%,城乡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保持100%、99%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全区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
整合教育资源。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办学差距,提高办学整体质量和效益。重点扶持优质高中建设,力争将大河中学创建成为省级示范性高中。建设一批寄宿制或有寄宿条件的学校,提高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积极落实《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11-2020年)》,提高民族地区教育水平,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第三节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健全社会卫生保障体系。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化,完善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医疗卫生网络。提升城市医疗服务品牌,全面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医疗救治能力、卫生监督监测能力和执法管理水平。加快推进仁和医院迁建工程,增加投入,改善医疗条件。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加强重点学科、专科建设,通过人才深造、向外引进,建立起一支多学科的学科带头人队伍。加强与高等院校和上级医院的联系与合作,提高科研、教育、医疗、管理水平。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和医德医风教育,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第四节 抓好人口计生工作
切实搞好优生优育,不断提高人口素质,提升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综合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强宣传教育和执法监督力度,落实计生奖励优惠政策,建立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利益导向机制。健全人口和计生管理网络,加强流动人口的计生管理。完善计生服务体系,加大对计生设施的投入,完善社区生殖保健促进模式。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和行为方式。
第五节 活跃文化体育氛围
繁荣群众文化。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形成组织机构网络化、服务对象社会化、文化设施现代化、活动形式多样化的基层文化发展格局。积极推动企业文化、社区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的开展。积极支持开展文艺创作和文艺表演活动,支持乡镇(街道)举办综合性文体活动。统筹规划好文化活动场地建设,增加人民群众文化活动场所。推进文化特色村和社区文化示范点的创评工作。
发展文化产业。落实文化产业政策,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以苴却砚文化产业园建设为龙头,推动苴却砚文化及产业发展。创造365体育滚球:更好适应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逐步形成以文艺演出、文化娱乐为重点的文化产业群。稳步推进城市应急广播和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建设,进一步推进农村广播电视数字微波覆盖工程建设,到2015年末,广播、电视人口混合覆盖率均达到98%、96%以上。
发展体育事业。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各种全民健身活动。加强社区、农村基层群众性体育设施建设,形成区、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三级体育设施体系,促进各类体育设施向全民开放。培育发展体育产业,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培训、体育健身休闲等产业,积极引导并促进体育消费。
第六节 加强公共安全和应急救灾能力建设
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安全执法,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切实抓好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管,重视安全隐患整治,有效防止和遏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交通安全监管,减少交通事故;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完善各种应急预案,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努力维护社会稳定。着重加强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救助物资储备设施建设,大力提高综合减灾救灾能力,扎实有效实施各种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和灾后重建,建设平安仁和。
- 第七节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统筹协调、源头治理,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科学管理、提高效能,立足实际、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社会管理格局进一步完善,基层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管理工作保障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社会管理成效进一步显现。全面夯实社会和谐稳定的工作基础、法治基础、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 第八节 发展其他事业
深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加强人防事业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提高国防动员能力,广泛开展“双拥”活动。统筹发展其他社会事业,切实做好国土、审计、统计、质监、信访、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档案、民族宗教、人防、残联、对台、侨务、保密等工作。
专栏9 仁和区“十二五”社会事业重大项目
教育:校安工程、五十一阳光家园教学点校舍、仁和镇莲花村小学校舍、全区中小学教学设备配置及校园网建设、全区中小学运动场及体育设备配备。
文化体育:仁和区文化馆、仁和区图书馆、仁和区博物馆、仁和文化活动广场、农村及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仁和区体育运动中心、社区体育活动中心。
卫生: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农村改水改厕、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
其他社会事业:仁和区档案馆,13个乡镇的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新村(集居点)建设、农村危房改造、民族地区“小路、小水、小电、小能源”、彝区三房改造、民族新村建设、无线广播村村响工程、仁和区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
第十七章 全面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和民主法治进程
积极推进法治建设,健全民主制度,全面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建设管理,努力构建民主进步、法制健全、社会安定的和谐仁和,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归属感和幸福度。
第一节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坚持不懈地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教育,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广泛开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诚信教育。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进一步提高全区人民的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充分发挥民族宗教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 第二节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和保障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各项权力,拓宽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渠道。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切实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基层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普遍推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社区居民自治,保障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有效运行。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贯彻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第三节 全面推进法制建设
认真开展“六五”普法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促进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巩固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深化整体联动、全面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调解”格局,努力化解社会矛盾。加大对恶意缠访闹访行为的处置力度,规范信访行为和信访秩序。认真贯彻实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加强行政执法,强力推进依法行政。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和突发事件,建设法制仁和、平安仁和,为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人民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四节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全面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严格党员干部教育和管理,依纪依法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为仁和经济社会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
第四部分 规划实施与保障
第十八章 健全实施机制 落实保障措施
《纲要》是我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是编制专项规划、建设重大项目、制定各项政策、安排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增强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推进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明确工作分工,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全区各乡(镇、街道)、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增强执行规划的自觉性,明确规划实施的时间节点,保证全区总体规划目标的实施。规划中提出的约束性指标,要分解落实到各乡(镇、街道)、部门、园区,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有关部门要积极履行规划的实施职责,按照规划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确定工作重点,要加强分工与协作,切实推进规划实施。要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报告。
第二节 统筹发展规划
规划衔接是保障各级各类规划相互协调、形成合力的关键。根据国家和省、市的要求,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遵循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同级规划相互衔接的原则。重视城市规划、土地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间的衔接。积极主动与市级部门做好联系、沟通、汇报工作,尽量使全区的“十二五”规划与市“十二五”规划相契合。
第三节 完善人才机制
着力优化用人环境,加快建设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城乡技能人才为主体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健全人才资源开发、培养、引进和使用的体制机制,加大人才经费投入,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软环境,吸引、交流和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撑。
第四节 突出项目带动
根据《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在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规划、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抓好“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的跟踪落实,扎实做好项目前期,推进项目开工建设。加强项目的策划、论证、包装,充实完善项目储备库,保持项目的前瞻性和连续性。做好项目的市场推介,引导社会资本进行项目建设和开发。通过加快项目建设,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增强发展后劲。健全重大项目推进机制,确保重点项目有效实施。严格建设程序,强化项目建设过程控制。建立重大项目后评估机制,提高重大项目的组织建设水平。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提高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五节 强化财力支撑
大力培植税源,加强税收征管和非税收入管理,积极争取国家、省、市资金支持,确保惠民生、促发展的支出需要,不断增加全区的可用财力。健全政府预算体系,科学划分预算收支范围,突出政府支出的公共性、合理性和均衡性,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积极探索银行贷款、政府债券等各类融资方式,缓解资金压力。确保财政投向重点向公共服务、重大基础设施、绿色环保产业等领域倾斜,为规划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第六节 营造良好氛围
做好舆论引导,通过简报、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做好规划宣传,推动社会各界统一思想,进一步强化规划意识,促进全社会共同参与规划实施,提高规划的透明度,保障社会公众对规划的知情权,发挥群众和舆论的监督作用。
第七节 加强监督实施
《纲要》经区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由区人民政府组织实施。要充分发扬民主,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对“十二五”规划的监督,进一步健全监督评估机制。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测、预警和跟踪分析,根据规划实施过程中情况和环境变化,调整优化实施方案。规划执行中期由区人大负责组织力量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估。规划实施期间,由于不可抗力等特殊原因,某些指标确需调整的,由区政府提出说明和建议,按法定程序,由区人大决定批准。